我听见人群里的惊呼,那声音尖锐而又刺耳,仿佛是人们内心恐惧的呐喊。混着相机落地的脆响,像块玻璃碎在了我的心上,那声音,仿佛是我对周六一命运的担忧与恐惧,让我的心瞬间揪紧。前排的一个女生吓得捂住了嘴,眼睛瞪得极大,满是惊恐,身体微微颤抖着,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在了原地,想要冲上去却又被恐惧紧紧束缚。
我顾不上许多,大脑一片空白,只凭着本能从舞台边上弹起,像一头被激怒的野兽,推开前面拥挤的人群。我一瘸一拐地跑过去,每一步都充满了焦急与担忧。他正捂着脚踝龇牙咧嘴,额头上渗着冷汗,那冷汗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地上,仿佛是他此刻痛苦的写照。相机的皮套摔开了,露出里面的海绵垫,一张纸片从夹层里滑出来,飘落在我的鞋上。
那是幅简笔画,南京长江大桥的轮廓在粗糙的草纸上伸展,钢梁的线条刚劲有力,仿佛是岁月的脊梁,撑起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桥下的波浪用虚线勾勒,像流动的音乐,诉说着生活的美好与向往。铅笔的痕迹很深,纸背都透出了印子,显然画了很多遍,每一笔都倾注了画者的心血与情感。
“你画这个干什么?”我脱口而出的声音有些紧,指尖捏着画纸的边角,那里还沾着点铅笔灰,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他的脚踝已经肿起老高,却望着远处的天空笑了:“我爸说,那桥能并排跑八辆卡车。”风吹起他额前的碎,露出清澈的眼睛,那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等我腿好了,我们一家就去看桥。”
这时,教导主任铁青着脸走过来,手里攥着那台相机,镜头盖已经摔掉了:“谁让你私藏这种东西?”他的指甲掐着周六一的胳膊,仿佛要把所有的愤怒都泄在他身上,“是不是想搞资本主义复辟?”
周六一的脸瞬间白了,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只有那幅画还攥在我手里,大桥的影子在夕阳下微微颤,仿佛也在为他的遭遇而感到不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周六一还在仰面躺在地上,双腿还卡在断裂的木板缝隙里,像一只被困住的野兽,无法挣脱。他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眉头紧紧皱着,仿佛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每一丝皱纹里都写满了煎熬。
我急忙蹲下身子,想要查看他的伤势,双手因为紧张而止不住地颤抖,仿佛不是自己的手。“周六一,你怎么样?别怕,我在这儿。”我的声音带着哭腔,试图给他一些安慰,让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
他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到是我,眼中闪过一丝安心,嘴唇动了动,想要说些什么,却因为疼痛没能出声音,那无声的挣扎让人看了心碎。
这时,工作人员也纷纷围了过来,有人急忙拨打急救电话,那急促的按键声仿佛是生命的倒计时;有人试图将周六一从木板中解救出来,每一次用力都带着对他的担忧。我紧紧握着他的手,感受着他手心的温度,仿佛这样就能给他传递一些力量,让他知道有人在他身边支持着他。
“别乱动,救护车马上就到。”我轻声说道,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一些,不想让他更加慌乱。周六一微微点了点头,又闭上了眼睛,似乎在积攒着最后的力气,与命运做着最后的抗争。
我望着他,心中五味杂陈。周六一同学为了追求自己的舞台梦想,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汗水。每一次排练,他都全身心投入,哪怕受伤也从不轻易放弃,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在黑暗中努力生长,向着阳光的方向不断前行。而如今,就在他即将迎来更大舞台的时刻,却遭遇了这样的意外,命运似乎对他太过残酷。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秒都变得无比漫长,仿佛是一个世纪那么久。终于,救护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传来,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那鸣笛声仿佛是希望的号角,给人带来了一丝曙光。医护人员迅跳下车,带着担架和急救设备冲了过来。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周六一抬上担架,那动作轻柔而又熟练,仿佛是在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然后快送上了救护车,救护车的车门“砰”的一声关上,仿佛关上了所有的担忧与恐惧。
我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坐在救护车的角落里,紧紧盯着躺在病床上的周六一。他的脸色依然苍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助。在去医院的路上,救护车里的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医护人员忙碌地检查着周六一的各项生命体征,仪器出的“滴滴”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像是一把把重锤敲击在我的心上,让我的心始终悬在半空中。我默默地祈祷着,希望周六一能够平安无事,希望命运能够对他仁慈一些。
到了医院,周六一被迅推进了急诊室。班主任,我和几名同学在急诊室外的走廊里来回踱步,双手不停地搓着,眼神焦急地盯着那扇紧闭的门。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煎熬,我感觉自己的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儿,仿佛随时都会跳出来。班长和其他一些同学也陆续赶到了医院,他们围在我身边,轻声安慰着我,但此时的我,根本听不进任何话语,满脑子都是周六一躺在病床上的样子,担心他会有什么意外。
不知道过了多久,急诊室的门终于打开了。医生走了出来,我急忙迎上去,紧张地问道:“医生,他怎么样了?”医生摘下口罩,露出疲惫但还算平和的神情,说道:“患者腿部骨折,还有一些擦伤和软组织损伤,不过没有生命危险,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听到这个消息,我紧绷的神经瞬间松了下来,双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上。还好身边的同学眼疾手快,一把将我扶住。我感激地看了他一眼,随后目光又急切地投向急诊室内,迫切地想要看到周六一。
不一会儿,周六一被医护人员用担架床缓缓推了出来。他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已经恢复了些许神采。看到我,他微微动了动嘴唇,想要说些什么。我赶紧凑上前去,握住他有些冰凉的手,轻声说道:“别说话,好好休息,一切都过去了。”
周六一微微点了点头,又闭上了眼睛,似乎是在积攒着更多的力气。我们一行人跟着担架床,一路来到了住院部的病房。将周六一安顿好后,我仔细地帮他整理好床铺,调整好枕头的位置,让他能躺得更舒服些。
接下来的日子里,医院成了我生活的重心。每天清晨,我都会早早地起床,为周六一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
到了医院,我会先帮他擦洗一下脸和手,让他能以清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
在病房里,我和周六一有着许多温馨又有趣的时刻。有一次,我拿着苹果想要喂他吃,故意把苹果凑到他嘴边又快拿开,逗他说:“想吃吗?先求求我。”周六一被我的举动逗得哭笑不得,他假装生气地瞪了我一眼,然后无奈地说道:“好好好,我求求你啦,快给我吃吧。”看着他那可爱又孩子气的模样,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才把苹果递到他嘴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住院的日子并不总是轻松愉快的。周六一因为腿部骨折,行动十分不便,很多事情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他是个要强的人,一开始总是试图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结果却常常弄得自己很狼狈。
有一次,他想要自己起身去上厕所,结果刚一用力,就疼得皱起了眉头,差点摔倒。我赶紧跑过去,一把扶住他,心疼地说道:“别逞强了,有我在呢。”周六一有些沮丧地低下了头,小声说道:“我不想总是麻烦你。”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温柔地说:“这算什么麻烦,你是我最重要的人,照顾你是我应该做的。”
除了生活上的照顾,我也十分关注周六一的心理状态。我知道,对于热爱舞台的他来说,躺在病床上不能活动是一件非常煎熬的事情。为了让他保持积极的心态,我会经常给他讲一些外面生的趣事,或者和他一起回忆以前在舞台上的精彩瞬间。有时候,我还会找来一些他喜欢的音乐,在病房里播放,让那悠扬的旋律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在周六一住院期间,同学们也纷纷前来探望。大家带来了鲜花、水果和各种小礼物,病房里常常充满了欢声笑语。同学们会和周六一分享最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鼓励他早日康复,重新回到舞台上。周六一看着这些关心他的朋友,眼中满是感动,他坚定地说:“等我好了,一定要再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演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六一的身体逐渐康复。医生告诉他,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了。这对于周六一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兴奋得像个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训练。我担心他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劝他不要过于着急,但他却坚定地说:“我不能再等了,我要尽快回到舞台上。”
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周六一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每一次尝试站立或行走,都会让他疼得满头大汗。但他从来没有喊过一声疼,也没有想过要放弃。我会在一旁默默地陪伴着他,为他加油打气。当他因为疼痛而想要放弃的时候,我会紧紧握住他的手,鼓励他说:“再坚持一下,你一定可以的。”在我的鼓励下,周六一一次又一次地克服了困难,他的康复进度也比医生预期的要快。
终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医生告诉周六一,他已经可以出院了,但还需要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居家康复。听到这个消息,周六一激动得跳了起来,当然,这一跳又让他疼得龇牙咧嘴。我笑着打趣他说:“看你,这么激动,小心又受伤了。”周六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紧紧地抱住了我,说道:“这一切都要感谢你,如果没有你在我身边,我不知道该怎么度过这段日子。”
出院那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我们手牵手走出了医院的大门,仿佛走出了那段黑暗的日子,迎来了新的希望。
回到家后,我为周六一布置了一个温馨又舒适的康复环境。我在他家里铺上了柔软的地毯,摆放了一些他喜欢的绿植和装饰品,让他能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康复训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周六一继续着他的康复之路。而我,也在上学之余始终陪伴在他身边,见证着他一步一步地走向健康,走向他心爱的舞台。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周六一一定会再次站在那光芒万丈的舞台上,用他的热情和才华,为我们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演出。而我,也会一直守在他身边,与他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周六一康复后不久,有一天,正常上学的周六一同学座位空空如也。班主任走进教室,用平淡的语气告诉我们,他因为家庭原因请假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惊讶,有的漠不关心,仿佛这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我,心中却涌起一股强烈的预感,我觉得他请假离开绝非那么简单,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背后操控着一切。未完待续
喜欢轮渡上的逆流人生请大家收藏:dududu轮渡上的逆流人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