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末世我能 > 第131章(第2页)

第131章(第2页)

镜头切换,另一个画面显示着一个巨大的、采用多层水培和人工光照技术的室内种植园,各种绿叶蔬菜长势喜人。隔壁是一个现代化的小型养殖舱,里面饲养着鸡、兔子和一些水产,循环系统运行良好。

这里物资充沛,秩序井然,仿佛外面的地狱与之无关。富豪偶尔会对着空气(可能是智能管家系统)下达指令,调整室温或要求送来某种特定年份的酒。他的脸上带着一种与世隔绝的慵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权力欲得到满足的傲慢。然而,陈星灼注意到,那些保镖的眼神深处,除了警惕,也有一丝被禁锢的压抑。而美女的笑容,似乎也带着程式化的僵硬。这个伊甸园,华丽,却也像个精致的牢笼。

他们可能不知道,现在能在这个物资充沛的地方活着,比外边人与人抢食抢资源,强上无数倍。

另有一处疑似耶路撒冷或某欧洲古老修道院地下,这里的画面色调昏黄,光线主要来自摇曳的烛光和应急灯。镜头对准的是一个巨大的、堆满了各种物资的地下储藏室。成箱的罐头、瓶装水、面粉堆积如山,但摆放显得有些混乱。

穿着破旧修士袍或普通信众衣物的人们在其中穿梭,他们的脸上混合着虔诚、疲惫和焦虑。不时有争执声传来,使用的是多种语言,夹杂着英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甚至拉丁语。

·“……分配必须公平!这是主的旨意!”

·“……我们收留了太多人!食物消耗太快了!”

·“……祈祷!继续祈祷!主会保佑我们渡过难关!”

一个看似领的老者努力维持着秩序,但显然力不从心。角落里,有人跪在简单的圣像前默默祈祷,与不远处的争吵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没有高科技的享受,只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坚定的信仰在支撑。监控镜头仿佛在记录着一场在神圣之地生的、关于生存本身的世俗战争。

军方堡垒的秩序。坐标:多处,如北美夏延山、俄罗斯某地下指挥所、东亚某山脉深处

这些地方的画面风格统一:冷峻、简洁、充满金属质感。巨大的指挥屏幕上闪烁着全球态势图,虽然很多区域已变成代表失联的灰色,穿着整齐军装的人员在操作台前忙碌,通讯频道里传来清晰、简洁的指令汇报。

仍有领导人坐镇,他们通常面容严峻,眼神中带着沉重的责任感和无法掩饰的疲惫。会议室内,将领们对着地图和数据分析争论着救援方案、资源调配、以及如何应对可能的……社会彻底崩溃后的无政府状态。

可以看到一些画面中,军队仍在试图执行任务:组织小队外出搜寻重要物资或技术资料;建立有限的安全区收容幸存者,条件往往极其艰苦;甚至监测到有科研团队在防护下,尝试研究极端气候或进行农业实验。

这里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还保留着国家机器最后的力量和责任感。但也能从人员紧绷的神色和屏幕上大片的灰色区域感受到,他们是在何等巨大的压力和绝望中,试图挽狂澜于既倒。一种悲壮的氛围,透过屏幕弥漫开来。

除此之外,还捕捉到了更多形态各异的画面:

某大型地下核掩体改造的社区:人口密集,生活空间狭小,但有着初步的社区管理和分工,像是末日版的“蚁巢”。

海上平台或大型船只组成的漂浮基地:信号时断时续,利用海洋资源,但显然也面临着风暴、高温蒸和物资补给的巨大挑战。

依托大型图书馆或博物馆建立的知识庇护所:幸存者大多是学者或技术人员,他们在努力保存人类的文化和科技火种,但生存物资往往捉襟见肘,这种庇护所相对而言比较和谐,但寻找物质不是他们的强项。

极端组织控制的据点:画面中充斥着武器、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狂热的意识形态宣传,气氛压抑而危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甚至已经有很多小型的基地,依托各类型的电机,将摄像头用在了某些重要的区域。陈星灼记录着各类信号的坐标。有时候还能看到各个基地之间互相的冲突,为争夺一点水,一点还能入口的食物,大打出手,你死我活。而死了的人,他们也不会放过被拖到角落,大卸八块。

……

所有这些画面,通过cyberstearash的强大能力,被并排列在陈星灼眼前的屏幕上。从极尽奢华的私人堡垒,到挣扎求存的宗教圣地,再到力图维持秩序的军事基地,以及形形色色的民间组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末日之下,人类文明以各种碎片化形态艰难存续的宏大、复杂而又无比真实的画卷。

陈星灼默默地看着,心中波澜起伏。这些画面证实了她之前的许多猜测,也带来了新的信息冲击。周凛月有时也会在一旁观看,她不再像最初那样容易情绪波动,而是带着一种沉静的观察和思考。

“原来……外面还有这么多不同的‘世界’。我们以前,也算是活在幸存者的最底层了”周凛月轻声道。

“嗯。”陈星灼应道,“但无一例外,都在挣扎。只是挣扎的方式和底线不同而已。”

-----------------------------------------------------

喜欢末世钞能力生存实录请大家收藏:dududu末世钞能力生存实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