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英雄 > 第22章 明悟内心(第2页)

第22章 明悟内心(第2页)

此时杜圃冲上前挡在我身前大声喊道:“你们胡说!李兄的诗引的是金凰,不是你们说的妖邪!且上官大人也称赞李兄的诗。”

“你个寒门穷酸懂什么?”宇文成嗤笑,“崔公子的《黄鹤楼》引的是仙鹤,那才是正途!而李白模仿而作分明是旁门左道!”

一片混乱中,不知谁扔来一块烂菜叶,正好砸在我胸前。

给阿福这孩子气得不行,捡起地上的石子就要扔回去,被我看见后死死的拉住了。

“别冲动,他们是故意来找麻烦的,你这石子扔过去,爆冲突就中了他们的奸计了。”我低声对阿福说。

一番满意的打砸骂过后,宇文成带着他的人走了,其他被引来看热闹的人群也散去了。

此刻文社的院子一片狼藉,刚打扫了的院子烂菜叶散落一地。

慌乱躲避间那张避邪符从袖中滑落,被风吹到墙角,我们再次打扫院子时被杜圃捡到,我看见后拿了过来,并把绿萝裙女子给我符的事情和他说了。

杜圃听后眉头紧锁道:“这符……会不会是他们设的局?故意送你避邪符,再诬陷你带妖邪?”

我思索片刻后回到:“应该不是,如果是他们设的局,刚刚宇文成就会往这方面带节奏,直到从我身上搜出符纸后,以此来攻击我,让我更难以解释。”

说完后我心里在疑惑,难道是绿萝裙女子知道我后续会面对这件事,而她送我符是想提醒我?

我坐在石桌边的石凳上,心头一片茫然。

是啊,那神秘女子是谁?

为何偏偏在此事生前送符?

跟踪我的青衫汉子又是谁的人?

无数疑问像一团乱麻般在心头纠缠,压抑得连呼吸都觉得沉重。

就这样想了很久都没有头绪,直到夜深人静。

突然像是死机突然重启了一样,起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坐在书桌边随手拿起本书就看了起来。

以前遇到想不通的事情就看书,暂时分散心神,专注的看书,让思绪跟随书里的内容起伏。

就在这夜深人静我看着刚刚随手拿起的《诗经》,就见诗经两字下面写着诗言志三字。

这本书是老夫子赠予我的,诗言志三字应该是老夫子所写,这三个字一下触动了现在的我。

想起初见《关雎》时的心动,想起《伐檀》里的愤懑,想起《硕鼠》中的期盼。

这些诗作者以诗表情,以诗言志,来传达自己的内心。

想起县试时写的《静夜思》,那时只想抒思乡之情,来表达内心对故乡的人与物的思念;

想起曲江秘境里的《望庐山瀑布》,感受到记忆中瀑布的震撼,才脱口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些诗作引的异象,从来不是因为外在而产生,而是因内心的志向与情感所产生的力量。

宇文成他们说我文气引妖邪,可他们不知道,诗的本质是言志,如果诗作者心昭日月,那么这妖邪如何产生呢?

窗外的月光突然亮了起来,透过窗飘落在书页上。我仿佛看见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劳作的人们在田间吟唱、忠心的朝臣在朝堂谏言、美貌的女子在闺中思慕,他们的诗句经历王朝更迭,却能流传千年。这才是“诗言志”的真谛——文字是心的镜子,文气是志的延伸。

“原来如此……”我喃喃自语,有种明悟之后念头通达之感,。

感受着一幅幅生动画面,就像与每位诗作者共情了一样,仿佛经历了每个诗作者当时的心志。

这些流传下来的经典就像时光在冲刷心灵,心中的杂念被涤荡一空,有种焕然一新的之感。

原来心无杂念之后,思绪也会清晰有条理。

脑海中突然像出现分屏一样,竟能同时提取分屏中的信息,尝试着同时思考两件事情时,居然不像之前那么困难了。

不是想清楚这个问题再进行下一个问题,而是同时打开两个水龙头放水,互不干扰,这难道就是一心二用?

尝试同时读两本书,同时写两不同的诗,同时算两道不同的数学题,这些都能做到,只是左手写字还得练。

经过多次的实验,原来真的可以一心二用,这要是被时间管理大师掌握了,那不成了能管理时间的时间管理大师。

一心二用对现在的我也是有用的技能,比如之前构思诗作时,总要反复推敲打磨,最后得到一自己满意的诗。

如今却能同时构思两诗,且互不干扰,相当于两个我。

世家散播的流言还在继续,宇文成想算计我的阴谋也未停止。

但我已不再被流言困扰,对于宇文成的算计也不再担心。

因为我明悟自身之后,做好自己所想,强大己身,不再内耗,我相信自己能面对一切。

就像那些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的人,在质疑声中坚持做自己,只要坚守初心,时间自会证明一切。

喜欢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请大家收藏:dududu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