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李白是唐朝的大诗人 > 第26章 文字的力量(第3页)

第26章 文字的力量(第3页)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写到此处,我想起李贺含泪的双眼,想起那些被断送的前程。

文气陡然变得炽烈,深紫色的纹路在纸上一闪即逝,诗句仿若有了生命,在烛光下微微颤动。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我放声大喝,将心中的愤懑全然倾注于笔端。

恰似压抑已久的火山终于喷,所有的委屈、愤怒、不甘,皆化作诗句潺潺流淌而出。

杜圃和高士听闻声响赶来,站在我身后静静地看着,眼中满是震撼。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此句吟罢,文社内的烛火蓦地齐刷刷蹿高,学子们纷纷聚拢过来,有人情不自禁地随之吟诵。

诗句中的不甘,精准地戳中了每个寒门学子的心事,我们不愿以卑劣手段谋取功名,可为何总是遭遇不公?

当写到“骅骝拳局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时,李贺陡然哭出声来:“说得没错!那些世家子弟如蹇驴般志得意满,而我们这些苦读之人却似骅骝被束缚!”

他的哭声引了连锁反应,几位学子眼眶泛红,却依旧挺直了脊梁。

我未曾停笔,任凭文气在纸上肆意奔腾:“鱼目亦笑我,请与明月同。”

月光透过窗棂,洒落在纸上,与文气相融,化作一片清辉。

这一刻,所有的愤怒皆化作了力量,所有的委屈都有了归处。

诗词从来不是软弱的象征,而是最为锋利的武器,最为坚定的呐喊。

东方泛白之际,诗作终于完成。

杜圃小心翼翼地收起宣纸,声音中满是敬畏:“这《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定会传遍长安。”

高士早已备好了拓片,一大早就让学子们送往各个坊市。。

果然,未到正午时分,长安街头便回荡起吟诵之声。

茶肆之中,书生们竞相传抄;酒楼之内,商人放下算盘随之默念;

甚至连皇宫外的侍卫,也在低声背诵着“万言不直一杯水”。

有世家子弟妄图撕毁拓片,却被百姓团团围住,怒斥道:“凭什么不让读?这写的可是公道!”

我伫立在文社门口,聆听着远处传来的吟诵声,内心一片宁静。

文胆处那深紫色的纹路逐渐变得柔和,不再透着冰冷的杀伐之气,而是增添了几分温润的力量。

恰似雨后的大地,历经冲刷,却愈坚韧。

高士提着酒壶走来,脸上洋溢着笑意:“李兄,成了!连上官婉儿大人都派人来索要诗稿了!”

杜圃也拿着一叠证词,说道:“被陷害的学子都愿意作证,崔家这次插翅难逃!”

我接过酒壶,斟满了三杯酒。月光依然高悬于天际,清冽的光辉倾洒在长安的每一寸土地上。

四周没有欢呼,亦无雀跃的声响,唯有三个身影在晨光中举杯,那澄澈的酒液里倒映着漫天绚烂的霞光。

诗词终究未曾辜负我们。

它宛如一道璀璨的光,穿透了权贵笼罩的阴霾,照亮了寒门前行的道路。

至于崔家的最终结局,或许已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我们扞卫了文字的尊严,坚守住了心中的正义。

秋风轻拂过坊市,裹挟着新翻泥土的芬芳,也携带着诗句的墨香,在长安的街巷间久久萦绕回荡。

喜欢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请大家收藏:dududu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