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他有一个 > 第30章 文胆进阶(第1页)

第30章 文胆进阶(第1页)

秋日暖阳透过梧桐叶的间隙,在“均田劝学策”的手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我正仔细批注着“寒门取士”的条目,院门外蓦地传来高士的惊呼声,还伴随着书信散落的哗啦声。

“李兄,快快出来!”

他的声音中洋溢着亢奋之情,“驿站的人都快把门槛踏破啦,全是给你的信!”

我疾步走出房门,眼前的景象令我瞬间愣住。

青石板路上堆叠着十几摞书信,从蜀地的麻纸到江南的宣纸,纸质各不相同,却都用红绳精心捆扎着。

送驿卒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扔下最后一捆信,说道:“这已是今日的第三批了,从凉州到扬州,十三州的文人都在打听杜公子的事情!”

指尖轻轻拂过最上方的信封,从凉州寄来的信纸上,仿佛还残留着一缕淡淡的葡萄酒香,墨迹之中夹杂着细微的沙粒,想来是文人于边塞军帐内书写而成。

拆开信件,那粗犷的字迹刚劲有力、力透纸背,上面写道:“读君《狱中赠杜二拾遗》,仿若听闻钟鼓之音。

崔氏舞弊之事,我等寒门学子怎可坐视不理?

现已联合河西百余名学子共同署名,虽身处遥远边陲,亦愿一同为公道而奔走!”

望着凉州的来信,刹那间,我恍惚觉得自己仿佛得到了网络上为正义声的千万网民的支持。

原来,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人们对公道的追求从未改变。

文胆蓦地烫,好似我内心的感受通过文胆传递了出来,胸腔里如同有一团火在跃动。

“还有这个!”

高士高高举起一卷明黄绢帛,说道,“这是由洛阳文社牵头,联合十五州寒门学子共同撰写的联名上书,正准备递往中书省!”

那绢帛上的署名密密麻麻,既有苍劲有力的老笔字迹,又有稚嫩可爱的童体笔迹,层层叠叠的墨迹,竟在边缘晕染出淡淡的青光。

望着那些跨越千里汇聚而来的名字,我陡然间哽咽不已。

这些寒门学子个体的力量虽微不足道,却让我深刻领悟到“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的真谛。

这些素未谋面的文人墨客,以笔墨为杜甫撑起了一片天,也为我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长安的风,终究吹向了十三州的每一寸土地。”

老狱卒不知何时站在院门口,手里提着一壶新酿的米酒,“老夫在狱里听见,连看守杜公子的狱卒都在背你的诗,说‘青云终可上’写得解气。”

我接过酒壶,倒了三碗,一碗敬天地,一碗敬那些素未谋面的声援者,一碗遥敬狱中的杜圃。

秋风掠过院墙,卷起几片落叶,落在绢帛的签名上,仿佛也在为这场公道之约颔。

接下来的几日,声援的浪潮愈汹涌。

西市的书摊前,我的诗作被抄印成册,五文钱一本,常常有人来书摊购买诗册;

平康坊的文社里,学子们围坐讨论,将崔氏舞弊的证据整理成策论,贴满长安的城墙;

连皇宫外的登闻鼓前,都有人冒死击鼓,只为递上声援杜圃的状纸。

世家府邸的嘲讽始终未曾停歇。

崔明领着家奴在街头闲游,瞧见抄诗的学子,便不屑地冷笑:“一群穷酸,还以为联名上书就能动摇崔家?再过几日,定要让你们明白什么叫规矩。”

他的跟班们也跟着哄笑起来,还故意把诗册丢到地上用脚踩,一边踩一边嗤笑着寒门学子自不量力。

我攥紧了袖中的笔,文胆处的灼热感越来越强烈。

那些来自十三州的书信,像源源不断的暖流,让我攥笔的手愈坚定。

“规矩?”我轻声自语,“公道才是最大的规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