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你知道李白所生活的大唐有多么鼎盛吗? > 第15章 养文胆的方法(第1页)

第15章 养文胆的方法(第1页)

文社的清晨像往常一样热闹,走出房间就能闻到今天厨房熬煮米粥的香气。

带着昨晚没琢磨透的文胆问题,一个人靠在房间前面的廊柱上看着前面失神般的思考着。

自从上次文胆凝练出青莲纹路后,我总觉得文胆停止了成长,像粥煮到一半没柴火了一样,不知道该怎么使文胆继续成长。

不一会儿,就见老夫子坐在石桌旁,手里捏着本线装的《论语》,秋日早晨的阳光透过树梢,在书页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他见我过来,把手里的茶盏往石桌上一放,青瓷碰着石头,“当”的一声脆响。

“昨夜没睡好?”老夫子指了指我眼下的青影,嘴角带着点笑意,“在为何事烦忧?”

我在他对面坐下,把对自身文胆的感觉告知老夫子后,就见他把那本《论语》推到我面前。

书页边缘磨得毛,空白处密密麻麻写着朱笔批注,有些字都被岁月晕得淡。

“你觉得文胆只靠诗气养,可你却忘了根本。”老夫子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继续说道:“此界文道,经义为骨,诗词为皮。皮再光鲜,骨头不硬,是撑不起来文道的。”

我握着那本《论语》,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页,墨香混着樟木的味道扑面而来,忽然想起现代时外公时常翻阅的旧书。

也是这样的线装书,页脚折了又展,上面有他写的笔记。

那时候我总是认为自己学习知识很快,直到后来,参加诗词大赛上,评委说我“诗有其形却无神”,才懂有些书和知识需要反复揣摩才能得其深意,才能将其神韵运用到自己写的诗词当中。

“经义养胆?”

我手里拿着书,却感觉到怀里的文胆轻轻颤了一下,像听到了什么熟悉的词,“可我读《论语》,总觉得书本当中有些话……和我想的不一样。”

老夫子笑了,伸手拍了拍我手中的书:“不一样才好。书里的文章,不是是别人说的道理才是道理,是要跟着读这本书的人的心走的。”

“你且读,不要急,读到书里的文章和自己的想法相互印证,读到能够用自己的道理来解释书里的道理。”

我翻开第一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几个字映入眼帘,墨色饱满,旁边是老夫子写的批注。

刚读两句,就听见有人喊我们吃早饭,米粥的香气更浓了,还混着咸菜的咸鲜。

老夫子站起身,把书往我怀里一塞:“先吃饭,饭饱了,心才静得下来。”

吃早饭时,高士和岑掺见我怀里揣着《论语》进来,岑掺参递了个馒头过来:“太白,你这是要改读经义了?可别到时候忘了怎么写诗啊!”

我接过馒头,咬了一口,面香混着麦麸的粗糙感在嘴里散开。

忽然想起现代加班时吃的泡面和包子,那时候总觉得泡面和包子吃得想吐,现在能有馒头和吃粥就咸菜就不错了。

“试试老夫子指点的法子,”我嚼着馒头笑了笑,“万一成了呢?”

吃完早餐后我抱着《论语》去了学社一个无人的书房。

我把书放在靠窗的桌案上,推开窗户,风带着巷子里的桂花香飘进来,拂过书页,刚好停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一句。

看着这行文字,忽然又想起现代参加的一次诗词大赛。

大赛评比的时候有个评委是某大学的教授,说我写的诗不合规矩,最后把本该给我的一等奖判给了他的学生。

我当时不服,找他理论,他却说“我说的规矩就是规矩,连规矩都不懂参加什么比赛”。

那天我在赛场外的一棵树下坐了一下午,看着落叶飘下来,觉得自己就像是落叶一样,只能无力的随风飘落。

可现在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忽然就懂了。

那个教授不想自己的学生拿他认为失败的第二名,却把他不想要的硬要给我;就像此界的世家子弟,不愿被人欺压,就霸占着文道资源想要绝了寒门学子的文道。

“原来经义不是要你听话,是要你辨是非。”

我低声自语,怀里的文胆突然震了一下,像有团暖流从心口散开。

我低头摸了摸,能感觉到那枚青莲文胆的纹路似乎更亮了一些,之前模糊的边缘,现在能看清一片小小的花瓣形状。

我接着往下读,读到“仁者爱人”时,窗外的风突然大了些,吹得书页哗哗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