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已定,雍亲王登上皇位,自然要大肆封赏有功之臣,其中隆科多和年羹尧恩宠最大。
封了前朝,自然也要封赏后宫。皇帝还是要听听皇后的意见。
按理皇帝一般是初一十五才到坤宁宫歇息,可本朝帝后感情甚笃,自然半个月都歇在皇后处。
剩下一半的时间给年世兰,其余妃嫔不过分几天,还要一帮人争抢。
皇帝穿着皇后在王府给做的旧衣靠在床边看书。后宫的女人们都刚刚进宫,位分暂定,大家等得都有点心焦。
皇后今年四十有二,膝下两个皇子。眼角的皱纹彻底留下了痕迹,却依旧风韵犹存。
她趁着皇帝没在意,悄悄拔去鬓角的白。“皇上,姐妹们都等着您给封赏呢!不知道皇上考虑好了没有。”
皇帝略微思考一下,“年羹尧为朕立下汗马功劳,世兰封为华妃。”
“宜修为朕生育三个皇子,不可慢待她,封为贤妃。”
皇后转头看向皇帝,“现在妃位上就有两个人了,臣妾认为,不可再封了。”
皇帝对待妻很有耐心,他将手里的书合上,双手抱在头后,“说来听听。”
“皇上,今儿去给太后请安,皇额娘说,如今新朝气象,自然要为皇帝充裕后宫。”
“府里的姐妹位分封的过高,到时后来的妹妹们还怎么封赏?”
“她们正是妙龄,家世又好,妃位上都坐满了人,哪里还有她们的位置?”
“到最后封无可封,年轻的妹妹们少不得要受点委屈。”
皇帝对王府老人情分不多,皇后都四十有二,最年轻的芳贵人也二十有一,这还是她生下公主才给的封赏。
听到封无可封,皇上眸光暗沉了一点。是这个理,封赏过厚,难免失了本心。以后赏赐简薄一些,就会心生怨怼。
“既如此,封齐氏为端嫔,封李氏为齐嫔,封冯氏为敬贵人。找个吉日行册封大礼。其余的人,皇后你看着办。”
皇后含笑答应下来,一开始就把妃位封满,后续还怎么封?都封贵妃吗?
几个贵妃上来,皇后还能是皇后吗?
封赏出来,阖宫上下都大失所望,但无人敢有怨言。皇上的大总管,用雷霆手段揪出不少不得用的人,已经都打了。
她们全仰仗皇上,自然只能磕头谢恩。
册封礼后,嫔妃们又得知一个更不好的消息,马上就要有一群妙龄少女要选秀入宫。
端嫔得知消息毫不在意,她身子骨不好,不能侍寝,当年能得一个女儿,已经是老天开恩。
不过,还是要看新人里谁最得宠,再做打算。
齐嫔一颗心都扑在三阿哥身上,有没有秀女,对她影响不大。三阿哥既不是嫡子又不是长子,皇上也没有多喜爱他,齐嫔自然不能多想。
敬贵人搂着自己的女儿,哀叹时运不济。没关系,皇后年老,新人一批又一批的进来,总有宠妃可以站队。
景仁宫里,宜修正在准备晚膳,皇上一会要过来,疏忽不得。她虽然不在乎恩宠,可她的孩子们还需要。
“皇上驾到!”
“臣妾恭请圣安!”
“起来吧!”
皇帝对于睡宜修没有兴趣,要是没算错,她也四十有一了。
等皇上坐在主位,仔细打量宜修,现她嘴角带笑,整个人清清爽爽,没有一点浮躁。
“皇上,这是臣妾亲手做的老鸭汤,您请尝尝。”
“嗯,痛快,滋味甚好。”
皇帝喝了好几口,甚至喝完了一碗。按理,应该提醒皇帝食不过三,可宜修现在又不是皇后,用规矩压迫自己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