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
那天晚上,林知韫睡得极不安稳。
半梦半醒间,她总听见有人在她耳边轻声唤着“老师”。
可睁开眼,酒店房间里只有空调运转的声响和姜逢偶尔的梦话。
清晨起床时,她站在洗手台前,发现镜子里映出的自己,满是疲惫的神色。
清醒一些後,她发现正小腹有些钝痛,看了下日期,确实赶上了生理期。她蜷在床边,一只手按着小腹,额角不自觉中,已经渗出了冷汗。
敲门声轻轻响起,林知韫勉强起身去开门,姜逢提着印有赛事logo的医药袋走进来,袋子里装着各种药品。
“念姐说,这是她昨天准备的,”她将袋子放在桌上,“说怕有选手临时身体不适,我想着先给您和柳老师看看,有没有需要的?”
林知韫的目光掠过那些药品,突然在角落顿住,里面有一盒她常吃的止痛药。她取出一粒药片,温水送服。
这真的只是“刚好”吗?
还是有人记得她每月的痛楚,算准日期,借着公事的由头,送来无声的关怀?
怎麽可能呢。
林知韫苦笑了一下。
当年做得那样绝情,怎麽敢再有一丝奢望呢。
窗外的阳光掠过药盒上,林知韫忽然觉得,腹部的钝痛似乎真的缓解了几分。
简单洗漱後,她地换上那套熨烫妥帖的藏青色西装套裙,却怎麽也系不好领口的丝巾。
手指像是突然失去了往日的灵巧,几次尝试都歪歪扭扭的。最终她放弃了,将丝巾扔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林知韫拎着电脑包走向餐厅,在走廊拐角与陶念迎面相遇。对方已经用完早餐,手里捧着手里,不知在翻阅什麽。
两人目光相接的瞬间,陶念的脚步明显顿了一下,但很快便恢复如常,微微颔首後便擦肩而过。
餐厅里,林知韫食不知味地咽下几口白粥。她翻看着手机里的教案,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直到姜逢和柳尚青陆续到来,三人才一同向比赛会场走去。
会场设在酒店三楼的会议中心,阳光透过宽敞的玻璃洒下来,将整个空间映照得通透明亮。
各学科组按照指示牌分列在不同的区域,工作人员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後的准备工作。
“主任,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感觉你脸色不太好。”姜逢看着林知韫的脸色,有些关心地问。
“没什麽,我去一下洗手间就好。”林知韫说着,把电脑包递给了姜逢,“你先帮我拿一下。”
姜逢接过电脑包,戴好“工作人员”的胸牌,在文科一组的评委席前检查最後的细节。她将矿泉水瓶摆放整齐,又用手检查了一下桌面,是否有浮灰。
这时,身後传来一阵撕开塑料膜的声音。
“我也是这组的!”于刚刚抱着一箱矿泉水走过来。
她将水放在地上,大厅的空调开得不大,仍有些雨後的闷热。她随手抹了抹额角的汗珠,“听说这次评委阵容很强,我刚才去办公室拿资料的时候,看到名单都吓了一跳。”
姜逢接过她递来的矿泉水,于刚刚小声地说:“我们念姐,也是评委,就是不知道会被分到哪组……”她抚摸着矿泉水瓶上的标签,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我昨天看见公衆号推送了,你领导真的,长得好看还那麽优秀,简直了,是我偶像!”姜逢一边摆放座位牌,一边感慨,动作却因为激动显得有些笨拙,差点碰倒了刚立好的名牌。
“什麽公衆号?”于刚刚停下手中的瓶装水,一脸疑惑地看着姜逢。
“就是晋州教育啊……”姜逢掏出手机,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那不是你们单位的公衆号吗?”她将手机递给于刚刚,屏幕上显示着一篇题为《【名校优生】陶念:回首来路漫漫,矢志不改初心》的推文。
简介栏里赫然写着:
陶念,京师大学2022级比较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丶京师大学校长特别奖学金。2025年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考取晋州市定向选调生,现为晋州市教育局中学教育科四级主任科员。
文章配图中,陶念身着简约的白色衬衫,坐在会议室前,嘴角含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念姐不太上相,本人比照片好看多了。”姜逢将手机锁屏,感慨道。
她想起昨晚在酒店大堂偶遇陶念时的场景,对方刚从新人培训会风尘仆仆地赶来,虽然带着淡淡的倦色,却依然掩不住那份与生俱来的清雅气质。
于刚刚的视线仍停留在已经暗下去的屏幕上,仿佛还能看见那张照片里温婉的笑靥。
“这麽优秀的人……”她喃喃道,“京师大学的研究生,怎麽会选择来我们小小的晋州……”
从洗手间出来後,来找姜逢取电脑包的林知韫,听见了她们的对话。
是啊,这麽优秀的人,为什麽回晋州呢?
姜逢正要接话,一回头看见了林知韫,便把电脑包递了回去,笑着说,“林主任加油!你可以的!”
林知韫勉强挤出了一个微笑,眉头确是紧锁着的。
这时,会场入口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几人不约而同地转头望去,只见来了很多人,看起来像评委的样子,最後面进来的是陶念。
她今天换了一身烟灰色的职业套装,衬得肤色愈发白皙,发髻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在耳际,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
随後,陶念已经走了进来,坐在姜逢刚摆好的立牌後面,对姜逢和于刚刚微笑示意。
上午七点,第三会议室中,有人打着哈欠,有人端着水杯,187位评委陆续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