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月失行而南 > 释然(第3页)

释然(第3页)

她转头看去,林知韫靠在椅背上浅眠,衬衫领口微微敞开,锁骨下方那颗小痣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老师……”

林知韫立刻醒来,眼里还带着倦意,手已经探向陶念的额头。“没事了,”她微凉的手贴在少女发烫的脸上,“是急性肠胃炎加上低血糖。”手指轻轻将陶念汗湿的头发拨开,“医生说你这段时间饮食太不规律,胃黏膜都有轻微出血。”

“我给你家长打了电话……”林知韫斟酌着开口,声音比平时柔和许多。

陶念的眼神突然黯淡下来,手指揪着被单。“我妈……怎麽说?”声音中还带着一丝隐约的期待。

林知韫顿了顿,手里还拿着病历本。“她很担心你,说这几天忙完就能回来看你。”

林知韫从一开始拿到学生学生档案时,便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

二十一中的学生,家庭情况大多复杂:父母离异的丶外出务工的丶把孩子丢给老人照看的,比比皆是。

有些孩子从小缺乏管教,到了高中,性格早已定型,再想掰正,几乎不可能。

她见过太多这样的学生,叛逆丶冷漠丶自暴自弃,像是被生活过早地磨钝了棱角,又或者,是过早地长出了刺。

但陶念不一样。

档案上写得很简单:父母在江宁省做木材生意,初中起便长期在外,如今更是极少回来。

陶念独自留在晋州,住在学校附近的出租屋里,由一位远房亲戚偶尔照看。这样的家庭背景,在二十一中的学生里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常态。可林知韫第一次见到陶念时,就隐约觉得,这个孩子和传闻中的“问题学生”不太一样。

陶念没有染发,没有戴耳钉,校服穿得整整齐齐,甚至拉锁都拉到刚好的位置,从不敞着穿。

她的眼神很静,不是那种乖顺的静,而是一种近乎淡漠的疏离,像是习惯了独自消化一切情绪。

林知韫後来才从其他老师那里听说,陶念的父母原本打算带她一起转学去江宁省,但由于晋州市乃至潭江省人口密度低,因此重点高中每年的本科上线率甚至比一些大城市还要高。

权衡之下,他们决定让陶念独自留下,只为了让她能考上更好的大学。

“这孩子挺独立的,就是性格有点冷。”别的科任老师曾经这样评价她。

独立吗?林知韫想,或许吧。

可再独立的孩子,终究也只是个孩子。

生病的时候,谁不希望有人关心?胃疼到蜷缩在课桌下时,谁不想要一杯热水,或者一句“疼不疼”?

陶念不会说,但林知韫知道,她一定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是被“留下”的那一个。

“谁要她回来……”陶念猛地别过脸去,一滴泪却不受控制地滑落。她死死咬住下唇,却止不住更多的泪水涌出。

林知韫沉默地看着少女颤抖的肩膀,伸手去擦拭她的泪水,病房里只剩下点滴瓶规律的滴答声,和少女压抑的抽泣。

就在这时,林知韫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她刚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就传来政教主任刘宏伟怒气冲冲的吼声:“林老师!你们班学生晚课间在厕所抽烟,还把厕所给堵了!现在校长都知道了!”

陶念清楚地听到电话里继续传来严厉的训斥:“你这个班主任是怎麽当的?学生纪律松散成这样!”

林知韫的手在微微发抖,却依然保持着平稳的语调:“抱歉主任,我这就回去处理。”挂断电话後,她深吸一口气,转身替陶念掖好被角。

“学校那边……”她欲言又止,手指轻轻将陶念额前的碎发别到耳後,动作十分温柔,“护士站我已经打过招呼了,有任何不舒服就按呼叫铃。”

她从包里取出一个保温杯,拧开盖子,红枣的甜香立刻在病房里弥漫开来,“温度刚好,里面是红枣枸杞茶,记得趁热喝……”

“老师快去吧。”陶念抢先打断她,嘴角扬起一个懂事的笑容,“我能照顾好自己。”她甚至故意晃了晃正在输液的手,“看,点滴还有两瓶呢。”

林知韫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最终只是轻轻点头。关门声很轻,却像一记重锤敲在陶念心上。

她听着那串急促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她攥紧被角,闻着枕头上残留的雪松香气,突然觉得眼眶又开始发热。

窗外的暮色越来越深,点滴瓶里的液体以缓慢的速度滴落。陶念盯着天花板上的吊灯,想起林知韫临走前那个欲言又止的眼神。

她突然很想知道,此刻在学校的走廊里,那个总是挺直脊背的身影,是不是正独自承受着校长的怒火?就像她曾经无数次为自己挡下的那些风雨一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