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月失行而南 > 春寒(第2页)

春寒(第2页)

陶念正在刷题,一擡头,手里的笔不小心地掉在桌上。

“老师今天好漂亮!”魏琳琳第一个喊出来,女生们立刻叽叽喳喳附和。

“林老师,”李豪举着数学作业本坏笑,“老周说您昨天请假是去联谊?”

“有没有遇到帅哥啊?”几个女生好奇地问,“是不是比王老师还帅?”

林知韫没有回答,无奈地摇了摇头。她转身时看见陶念正把脸埋在臂弯里,肩膀微微发抖。

林知韫的指尖轻轻敲了敲讲台,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

“翻开课本第68页,”她的声音平静如常,仿佛刚才的喧闹从未发生,“今天我们讲《滕王阁序》的修辞手法。”

粉笔在黑板上划出清峻的板书,林知韫的袖口随着动作微微晃动。

陶念从臂弯里擡起头时,正好看见阳光穿过那里。

“落霞与孤鹜齐飞……”

林知韫念到这一句时,窗外忽然刮过一阵风。有一片粘在玻璃上的枯叶终于被吹走,可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纷纷扬扬的落叶,像一场猝不及防的秋雨。

可明明,现在是春天啊。

她看着林知韫穿着的这件鹅黄色的针织衫,可爱又有些温暖,想起之前在贴吧看到的那句话——“等你上了大学,就会忘记她的”。

***

春末的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百叶窗,林知韫将陶念叫到办公室。作文复赛的证书递给她时,指尖在烫金的“一等奖”字样上轻轻抚摸了一下。

“恭喜啊。”林知韫的眼睛弯成月牙,“我就知道你可以。”

陶念接过证书後问道:“有奖励吗?”

林知韫明显怔了怔,随即失笑:“可以啊,你想要什麽?”她转身去拿保温杯,袖口向下滑,露出腕间那条细细的银链。

“等我想想吧,先欠着。”陶念故作轻松地耸肩,仿佛真的只是在开玩笑。

她已经能若无其事地面对林知韫了,她甚至觉得,林知韫一个人这麽辛苦,应该有个人照顾她的。

这个人是不是自己,又怎麽样呢。

转身时,办公桌角落的《思行月刊》闯入视线。深蓝色封面上印着本期专题:《当代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干预研究》。

“我能看看吗?”

“可以。”林知韫的声音突然有些局促,“但这有什麽好看的……”

陶念翻开目录,在“教育心理学”专栏赫然看到《基于情感教育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探索——以晋州市二十一中为例》,作者署名“林知韫”。论文第17页的案例分析里,明明白白引用了一个学生的周记片段:

“当我站在起跑线上时,最希望看到的是她眼里的光……”

陶念怔住了,这是她去年参加运动会後写的周记,连当时用的比喻句都一字未改。

论文的批注栏里,林知韫用铅笔写着:情感联结是消除习得性无助的关键因素。

书页在手里轻轻颤抖,陶念看着那句被铅笔标记的话,耳边突然嗡嗡作响。

原来那些她以为藏得很好的心事,那些写在周记边角的晦涩诗句,那些借着问题目为由的课间十分钟,全都被林知韫一页一页丶一行一行地收进了论文里,变成了严谨的学术语言,变成了冷静的情感分析,变成了“教育者应对学生移情心理进行合理疏导”的教学建议。

论文空白处还有铅笔写的待办事项:【周三前交陶念作文集复印件(需隐去姓名)】。

原来自己那些绞尽脑汁写下的文字,那些藏着八百个心思的比喻句,不过是林知韫研究课题里的一个案例编号。

阳光突然变得刺眼。

“看完了?”林知韫的声音从身後传来,带着保温杯开啓的轻响。

“写得很好。”陶念把期刊放回原处,声音平稳得自己都惊讶,“特别是案例七,分析得很透彻。”

“叮铃铃——”

上课铃突然响起,打破了办公室的安静。陶念紧紧抓住证书,她甚至没有说什麽,就慌张地跑了出去。

林知韫下意识伸手想拦:“等等——”

陶念在走廊里越走越快,最後几乎跑了起来。

在楼梯转角,她终于停下来,低头看着证书上的“指导教师:林知韫”字样。

陶念站在楼梯转角的阴影里,胸口剧烈起伏。

楼下传来学生嬉闹的声音,欢快的笑声像一把盐,撒在她尚未结痂的伤口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