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
陶念的十七岁生日过得很安静。
周末补完课後,李仕超和申佳琪陪她在学校後门的小面馆吃了顿饭。李仕超非要往她碗里加了个荷包蛋,说是“寿星专属”。
面馆的灯光昏黄,照得三个人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很长。陶念低头吃着面,忽然想起去年今日。
十六岁生日那天,林知韫准备了满满一袋礼物,叫她去办公室带走,还逗她说“不知道有没有人要啊”。
袋子里装着她自己手抄的绝版诗集《黑洞》丶《孽子》精装的《树犹如此》,可爱的柿子挂件,还有一袋她最爱吃的桃子味的糖。
那天晚上,陶念抱着沉甸甸的礼物走在回家的路上,擡头看见满天繁星,忽然觉得十六岁的天空格外明亮。
而今年……
陶念搅动着碗里的面条,她知道林知韫大概是记得的。昨天路过办公室时,她看见林知韫的日历在今天的日期上画了个小小的圈。
但那个圈终究只是圈,没有变成推门而入的身影。
她不在意收到什麽礼物,她只是希望被记得,被那个人记得,被那个人一点小小的在意。
“许愿啦!”李仕超伸手,在陶念面前晃了晃。
陶念看着面前插着蜡烛的小蛋糕,是李仕超从便利店临时买的,奶油都有些化了。
可她没有嫌弃,打心底觉得有两个朋友陪着自己的感觉很好。
她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
第一,考上重本,最好是京师大学。
第二,林知韫,再等等我,等我回来,等我考上教育局。
蜡烛吹灭後,申佳琪往她手里塞了个东西,“给你的。”
那是一个小小的星空灯,按下开关会在墙上投出星云图案。
“我记得你说过你喜欢星光,”申佳琪轻声说,“今年就送你一片星空吧。”
陶念抚摸着星空灯的表面,“谢谢,我很喜欢。”
恍惚间,她发现,她想要的星光,从来都只有那一盏。
***
新高三的暑假只有短短十天。
盛夏时节,各科陆续开始一轮复习。数学发的导学案印着去年高考题,历史大题也突然变难,连一向从容的英语老师也开始要求“每天至少做两篇阅读理解”。
陶念的书桌上,堆着实验中学的模拟卷。她常常做到深夜,但是,她的排名始终卡在一千名外,和林知韫一样,是她生命里跨不过去的坎。
这个夏天没有运动会。
没有看台上此起彼伏的加油声,没有林知韫疾驰的身影,更没有从林知韫手中接过的丶带着她的温度的接力棒。
这个夏天也没有十七岁的生日祝福。
偶尔路过语文组办公室,陶念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安静得出奇,偶尔只听见老师们讨论进度的低语。
她买了套新的习题集,深蓝色的封面上印着的“冲刺985”。结账时收银员多看了她一眼:“这套很难的哦。”
“没关系。”陶念把书塞进书包,拉链上挂着的柿子挂件晃了晃。
晚自习的教室闷热难耐,电扇吱呀呀地转着,吹不散试卷上的燥热。陶念解开校服领口的扣子,忽然想起去年的盛夏。
林知韫站在讲台上讲解《荷塘月色》,窗外的知了声和她的声音混在一起:“热闹是他们的,我什麽也没有。”
而现在,陶念在草稿纸上反复演算着立体几何,汗水顺着鬓角滑落。她擡头看了眼教室後墙的倒计时牌:距离高考289天。
这个夏天,她没有拥抱到那阵期待已久的风。
但她知道。
当秋风再起时,不是所有的等待都会落空,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
不是所有的少年心事,都只能终结在未说出口的夏天。
***
高三的日子像被按了加速键。
陶念还记得刚上高一时,每天盯着教室後墙的时钟,恨不得亲手拨快指针,让那些漫长的数学课丶永远跑不完的八百米丶写不完的练习册统统快点过去。
可如今站在高三的走廊上,看着窗外梧桐树从葱郁到凋零,她才惊觉时间原来可以流逝得这样快,一转眼,窗外的雪就已经落了下来。
林知韫的二十八岁生日,落在初冬的第一场雪後。
陶念攥着手机蜷在床上,指尖在对话框上方悬了又落。屏幕亮了又暗,映着她反复删改的祝福,最终只留下最普通的一句:“林老师,生日快乐。”
没有精心准备的礼物,没有假装偶遇的祝福,甚至也没有像去年那样,偷偷进去语文组找林知韫借书,直到没有其他同学和老师,才敢“图穷匕见”。
消息发出去的瞬间,窗外的雪又簌簌落下。陶念盯着聊天框,看着顶部反复跳动的“对方正在输入”,心跳随着提示时隐时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