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光返照
正如周传钰所言,经过几个小辈轮番上阵,老人终于同意了去医院,不过说什麽也要先商量好——不管结果怎样,姥姥都坚决不要住院。
她说,我想留在我一直呆的地方。
结果完全印证了周传钰的预感——拿着报告单的医生摇摇头。
不过医嘱确实正好合了老人的意愿——不用住院。
没必要住院了。
老人是欢天喜地地回了家,但剩下的人面色都一言难尽。
强装出来的欢快神色藏不住心底的难过。
按照医生的说法,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没多长时间了。
可是哪里有那麽多奇迹。
或者留在医院,靠先进的现代医学延续生命,但这显然不会被姥姥采纳——与其靠着各种输液管茍延残喘,她更愿意把时间安放在家和家人之中。
“姥姥,吃饭了!”匡星把头探进姥姥的卧室喊。
自从从医院回来之後,姥姥的精神每况愈下,匡凤也关了饭馆,从仓宁赶了过来。
即使姥姥再不情愿,她也没有办法拒绝别人的照顾了。就像今天,她连下床吃饭的力气也得攒一攒。
见她慢慢腾腾挪动得费力,匡星便把饭端到了她的床头,哪想她一看见床头的碗,眉毛就皱了起来,苍白的脸也多了几丝红润——气红的。
“你们都觉得我是老掉牙了?老得骨头都变成粉了?需要人端到床边喂到嘴里了?”
匡星刚把碗放下,正准备回饭桌吃饭,就听见这话,脚踏在门口不知所措,不知道究竟是该进还是该出,也不敢做声。
老人虽说有时无意说出的话会刺一下她这个捡来的孙女,但也就嘴厉害了点,两人关系还是挺不错的。这样直白刻薄的话,她还是第一次从这个还算慈祥的姥姥嘴里听见,震惊之馀还有些害怕。
正好周传钰端着菜到堂屋,路过房间就听到这一段。
她在门框外悄悄拍拍匡星肩膀,让她先出去,而後进房间宽慰姥姥,说,“哪里会这样呢,小青说,堂屋的桌子有点三角腿,不稳当,我们今天就支个小桌子在您这个屋里吃午饭,槐青还在盛菜,怕你饿着,就先让匡星把碗给你送来。”说着她在床头支起一个小桌子,随後握握老人满是褶皱的枯槁的手,柔声道,“等她菜盛好了我端过来,咱们就一块在这儿吃。”
老人听完神情有点呆,张了张嘴。直到走出门,周传钰也没听见她说出任何话。
和姥姥相处久了,她渐渐知道怎样才能挠到其痒处了。大概因为上了年纪,姥姥很容易对有些年纪阅历的後辈的建议予以采纳。
这时候穆槐青的作用就出来了,不管老小孩闹什麽脾气,只要说是穆槐青的主意,毛马上就顺好了一半。
只需要事後和穆槐青通个气,让她把另一半也顺好就行。
这顿饭吃完,周传钰如前些时候一样,拾掇好空盘子,和穆槐青一起去厨房收拾,但姥姥突然轻声叫住了她。
“那个谁,小周,你等会来陪我说会话吧。”
“好,我把碗放过去就来。”
姥姥总也记不住她的名字,说是拗口,不是叫小周就是叫小钰。
“真不要我去啊?”厨房里,穆槐青问。
“就叫我去聊个天而已,你去干嘛?”周传钰把碗放在穆槐青身旁的洗碗槽里,在对方的围裙上拍了拍手上的水,看样子顺手极了。
“怎麽说呢……”穆槐青洗碗动作暂停,说,“莫名其妙有点紧张。”
她又轻轻一笑,满是泡沫的手搭在水池边上,只把头偏过来,埋在周传钰肩上,额头抵着她的肩峰,轻声道,“因为你们都是我重要的人。”
周传钰一笑,摸一把她的头发,安慰道,“放心,我心里有数。”
周传钰以为,肯定没有什麽事情是值得姥姥单独找她的,除非关乎她的家人,比如穆槐青。
这种节骨眼上,比起坦白一切让这段感情得到认可,肯定是姥姥的健康更加重要。
周传钰懂得穆槐青的紧张纠结,并且早已替她做出了权衡。
可她怎麽也没想到,姥姥要说的事情与这些毫无关联,却更加残忍。
“我没多长时间了。”
床上躺着的老人淡淡道,语气如同说人一天要吃三顿饭一样,稀松平常。
老人看着她,眼里满是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