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一起数星星的文案 > 书法室里的暖意(第1页)

书法室里的暖意(第1页)

书法室里的暖意

11月1日,周二。清晨的风卷着几片枯叶,在幸福里小区的柏油路上打着旋。刘若湄坐在餐桌前,看着吴桐把最後一块煎蛋盛进盘子里,心里默默过了一遍今天的课表——这学期的课程表上周刚固定下来,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节奏清晰得像她笔下的笔画。

“今天上午是语文丶数学丶专业课(导游基础),下午是职业道德和班会,对吧?”吴桐把牛奶推到她面前,语气里带着点确认的意味。自从上周帮刘若湄整理书包时看到新课表,她就把这孩子的课程记得比自己的还熟。

“嗯,”刘若湄咬了口煎蛋,蛋黄的油香在舌尖散开,“下午班会结束就直接去书法社,丁念澄说阅读社今天活动结束得早,会陪我一起去。”

“膝盖还疼吗?”吴桐伸手想碰她的膝盖,又怕碰疼了,停在半空。

“好多了,就是走路还有点跛。”刘若湄笑着晃了晃腿,膝盖上的纱布已经拆了,只留下块浅褐色的疤痕,像片小小的枯叶。

七点四十五分,蓝色轿车稳稳地停在教学楼门口。丁念澄背着黑色书包,手里捧着两本厚厚的笔记本,已经在楼前的香樟树下等了。“这是上周的笔记,”她把笔记本递过来,一本是语文,一本是数学,“我标了老师划的重点,你看看有没有漏的。对了,今天语文要讲《岳阳楼记》,王老师说要背,我帮你把易错字标出来了。”

刘若湄接过笔记本,封面上的小雏菊被丁念澄用彩笔涂了颜色,黄的花蕊,白的花瓣,透着股活泼的劲儿。“谢谢,你总是想得这麽周到。”

“应该的。”丁念澄的脸颊有点红,目光落在她的膝盖上,“走路还费劲吗?我扶你进去。”

“不用,慢慢走就行。”刘若湄摆摆手,和她并肩往教室走。

高一(2)班的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李沐夏正站在讲台前,拿着支红粉笔在黑板上写“班会主题:运动会总结”,见她们进来,立刻嚷嚷:“体委,你可算来了!陈老师说今天班会要让你讲讲接力赛的心得,我都给你拟好提纲了!”

她从桌肚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1。感谢队友;2。坚持就是胜利;3。为班争光……”逗得刘若湄直笑。

“知道了,等班会课再说。”刘若湄走到座位旁,刚放下书包,三班的金子嘉就从後门探进头来,眼镜片在晨光里闪了闪。

“刘若湄,早。”他手里拿着个U盘,快步走进来,“昨天说的动态字帖做好了,里面加了隶书的笔画分解,放你桌上?”

“谢谢,放这儿吧。”刘若湄指了指桌角。

金子嘉放下U盘,又从书包里掏出本《书法美学》:“这个借你看,里面讲字的结构和人体比例的关系,我觉得对你可能有用。”说完,他推了推眼镜,转身回了三班教室——他们班在走廊尽头,和(2)班隔着两个班。

“三班的金子嘉对你可真上心。”李沐夏凑过来,挤眉弄眼地说,“上次编程比赛,他拿了奖,还特意把奖品——那支钢笔送给你了,说是‘最配书法家的笔’。”

“他就是热心肠。”刘若湄翻开语文课本,掩饰着脸上的热意。

第一节课是语文。王老师抱着课本走进来,清了清嗓子:“今天我们讲《岳阳楼记》,先听范读。”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只有录音里醇厚的男声在回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刘若湄听得专注,手指在课本上轻轻划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王老师忽然提问:“刘若湄,你来说说,这两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她站起身,声音清晰:“体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即使身处逆境,也心系百姓的情怀。”

“很好。”王老师点点头,“坐下吧。大家要学习这种精神,不仅是学习上,生活中也要有这份担当,比如运动会上,我们班刘若湄带伤坚持比赛,就是一种担当。”

全班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她身上,刘若湄的脸颊有点烫,心里却甜丝丝的。

第二节课是数学。李老师抱着一摞试卷走进来,表情严肃:“上周的函数测试,整体情况不太理想,尤其是三班,平均分比(2)班低了五分。”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班,“刘若湄,你上来把最後一道附加题讲讲,这道题全年级只有你做对了。”

刘若湄拄着拐杖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坐标系:“这道题的关键是找到函数的对称轴,你们看,f(x)是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她讲得条理清晰,连三班的数学老师路过教室,都忍不住停下来听了会儿,笑着对李老师说:“你们班这孩子,思路比我还清楚。”

第三节课是专业课——导游基础。陈老师穿着件深蓝色的西装,戴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像个真正的导游。“今天我们练模拟讲解,就讲‘岳阳楼’,结合早上语文讲的《岳阳楼记》,谁先来试试?”

刘若湄自告奋勇地举起手。她走到教室前面,想象着自己站在岳阳楼前,声音洪亮:“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她把课文里的名句自然地融入讲解,连陈老师都忍不住点头:“很好,有导游的范儿了,以後肯定能当优秀导游。”

第四节课是英语。吴桐走进来时,手里拿着个小巧的录音机。“今天练听力,主题是‘sports’,和你们刚结束的运动会很配。”她按下播放键,标准的美式发音在教室里响起,讲的是一个女孩坚持跑完马拉松的故事。

听力结束後,吴桐让大家分组讨论“最难忘的运动经历”。刘若湄和丁念澄丶李沐夏一组,李沐夏手舞足蹈地讲自己小学参加跳绳比赛,绳子缠在脚上摔了个屁股墩;丁念澄小声说自己初中运动会参加跳远,跳了最後一名,却得到了全班的掌声;刘若湄则讲了这次接力赛,说冲过终点时,听到大家的欢呼声,觉得所有的疼都值了。

“说得真好。”吴桐走过来,笑着说,“Luna,你把刚才说的用英语总结一下,我记下来,下次英语角当范文。”

上午的课就这样充实而有序地结束了。午休时,丁念澄从食堂打了饭回来,是两荤一素——红烧肉丶番茄炒蛋和清炒菠菜,都是刘若湄爱吃的。“用你的饭卡刷的,”她把饭盒递过来,有点不好意思,“吴老师说你受伤要多吃点肉。”

“我的饭卡钱够,你别总替我省钱。”刘若湄打开饭盒,香气立刻弥漫开来。她知道丁念澄的家境不算好,爸妈在山东老家种地,每个月给她的生活费不多,平时总省着花。

“不是省钱,”丁念澄赶紧解释,“是你饭卡里的钱再不花就过期了……”话没说完,自己先笑了,露出两颗小小的梨涡。

两人头挨着头,分着吃一份饭。刘若湄把红烧肉都夹给丁念澄,说自己不爱吃肥肉;丁念澄又把肉夹回来,说“受伤需要油水”,一来二去,饭盒里的肉没少多少,两人的笑声却洒满了整个教室。

下午第一节课是职业道德。老师讲“团队精神”,特意举了她们班接力赛的例子:“高一(2)班的女生接力能拿第一,靠的就是团队精神,第四棒的同学带伤坚持,这种不放弃的精神,就是职业道德里最可贵的品质。”

刘若湄听得心里暖暖的,偷偷看了眼丁念澄,对方也正看着她,眼里带着笑意,像落了两颗星星。

第二节课是班会。陈老师走上讲台,手里拿着运动会的奖状和奖品。“这次运动会,我们班总分排名年级第二,创了新高!”他举起奖状,全班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女子四乘一百米接力,不仅拿了第一,更让我们看到了什麽是坚持和团结。现在,请四位队员上台!”

刘若湄拄着拐杖,和李沐夏丶于念晚丶王乐晚一起走上讲台。陈老师把四枚金牌挂在她们脖子上,金牌的链子凉凉的,却沉甸甸的。“刘若湄,你作为最後一棒,带伤冲线,给大家讲讲当时的想法吧。”

刘若湄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的同学:“其实当时没想太多,就听到大家在喊加油,看到队友在终点等我,就觉得必须冲过去。这枚金牌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我们四个人的,更是全班的,因为有大家的呐喊,我们才有动力坚持到最後。”

话音刚落,全班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李沐夏还带头喊起了“(2)班最棒”,声音震得窗户都嗡嗡响。

班会结束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半。按照固定的课表,周二下午没活动的同学可以直接放学,参加社团的则往各自的活动地点去。刘若湄收拾好书包,里面放着吴桐早上帮她准备的笔墨和宣纸,丁念澄背着自己的小书包,里面装着本《小王子》,说要在书法室门口看书等她。

“我跟你们一起去六号楼,”李沐夏蹦蹦跳跳地跟过来,“动漫社今天活动取消了,我去书法社看热闹,顺便给你们拍几张照,贴在班级相册里。”

三人刚走出教学楼,就看到十班的李若彬和一班的张思雨站在操场边等她们。李若彬穿着件粉色的卫衣,手里拎着个大大的纸筒;张思雨还是那身深蓝色的工装服,怀里抱着个用布包着的东西,看起来沉甸甸的。

“若湄!这里!”李若彬挥着手喊,声音清亮。

“你们怎麽在这儿等?”刘若湄走过去,有点惊讶。

“金子嘉说你们班会课结束得晚,我们就过来等了。”张思雨咧开嘴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牙,“给你带了好东西。”他把怀里的布包打开,里面是个砚台,比上次那个更大,砚台中间雕着朵莲花,水纹栩栩如生。

“这是我爷爷年轻时雕的,”张思雨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他说你上次用的砚台太小,这个适合写大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