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白银铺路,黄金镶屋的奢华。
寻思国公府里,都是重义轻财的谦谦君子,极重礼义廉耻。
如海想着,我这点银子,绝入不了贾府人的眼。
交给贾琏,贾琏必带给贾母。
贾母收了银子,必都用在黛玉身上。
绝不会挪作它用!
敏儿是贾母的心头血。
黛玉自然也是外祖母的心头肉。
林如海哪里知道,哪一个出嫁女子,不炫娘家地位?
只有把娘家说得强大。
夫家才能高看媳妇儿。
娘家是每个出嫁女的底气。
在婆家说娘家,只有夸大,不可谦虚!
再说,贾敏嫁去姑苏三十多年。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国公府家风早已变了!
贾敏对家中变化,自然不知。
后来的贾家之奢华,多少银子也不够填呀!
再加上贾家,后又添了鸡鸣狗盗之辈。
早已经外华而内腐。
这些银子,林如海信任贾琏,嘱托了贾琏。
钱袋子里的银子,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银子自然也只有贾琏,和如海两人知晓。
贾琏在贾府当家,何曾见过那么多银子。
我的妈呀!林姑父这家财。
我这是表妹,要是表弟,足够他拈花惹草,逍遥几生的。
贾琏待林如海咽了气。
帮着办了葬礼。
带着黛玉回程的船上,私下看着那一箱箱金子银票。
心思活动了!
这银子,天知地知。
林姑父知,我知。
唯有我黛玉妹妹,不知!
现在,林姑父归了天,便只有我知了。
贾琏对着金银寻思。
我若拿些,不妨事的。
我若不拿,则显得我傻气。
想这银子,回到府里,我说多少,那便是多少。
老太太不会生疑。
林姑爷又不会爬出来,找老太太对个数!
贾琏寻思到这里,便截留下六百万两。
乐孜孜地回到京里,先安顿了自个截留的银子。
带着剩下的银子,去贾母处交割。
贾琏把银子交给贾母,一并传了如海的话。
贾母不疑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