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心中装着钱庄的蓝图,在庄上只歇了一夜。
次日天刚蒙蒙亮,便乘着马车匆匆离去。
青缎斗篷消失在晨雾里,只留下满室冷香。
宝钗此去另有一番际遇坎坷稍后再述!
先说送走宝钗后,贾家庄园里顿时热闹起来,人人都为年节忙碌。
黛玉和湘云在书房里支起绣架。
一个飞针走线如蝶穿花,一个运针似笔走游龙。
湘云绣着百子千孙图,金线在指尖流转。
黛玉描着岁寒三友纹,银针在绢面起落。
两人常常熬到三更天,烛火将她们的身影投在窗纸上。
宛若一幅活生生的《红袖添香图》。
宝玉与冯紫英,则对坐在书案前。
一个捧着《论语》细细揣摩。
一个握着《孙子兵法》默默推演。
时而宝玉为一句“仁者爱人”蹙眉深思。
紫英便以兵家之道为他拆解。
时而紫英为一段“虚实之变”凝神苦思。
宝玉便以老庄之学替他点拨。
读书倦了,两人便抬头看媳妇儿飞针走线。
但见黛玉正低头咬断丝线,雪白的后颈在灯下泛着珠光。
湘云拈着针在鬓边轻轻一划,烛光映得她眉眼格外明艳。
瞧着两人做活久了,两位夫君心疼媳妇。
便拿书过来打岔。
一个请教《孟子》注疏读不解。
一个假意要问《吴子》精要。
逼得黛玉湘云停下针线,来和他俩讨论文章。
夫妻心意相通,四人相视一笑,烛花爆开的脆响里,尽是缱绻温情。
待到完工这日,湘云和黛玉将连夜赶制的新衣一一展开。
给贾母的是绛紫色五福捧寿纹样,领口缀着细白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