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王爷连夜扛她跑路 > 第74章 文人论政暗藏玄机的交谈(第2页)

第74章 文人论政暗藏玄机的交谈(第2页)

赵大人此刻正站在一丛翠竹旁,仿佛在研究竹叶上的纹路。被当众点名,他才慢悠悠地抬起头,那张清瘦的脸上依旧是古井无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着老祭酒拱了拱手,慢条斯理地说道:“祭酒大人说笑了。军国大事,岂是下官一介小小侍郎可以妄议。下官只知,户部的职责,是奉旨行事。朝廷要用钱,户部便拨钱。至于钱够不够,仗能不能打赢,那是兵部和内阁诸公需要考量的事。”

这一手太极,打得滴水不漏。他既没有表态支持或反对,又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仿佛自己只是个没有感情的账房先生。

柳惊鸿的眼底,兴味更浓。

这位赵大人,比她想象的还要滑溜。他的这番话,听起来是谨小慎微,明哲保身。但一个能将太子府侍卫统领偷偷递来的纸条神不知鬼不觉收走的人,会是这般无欲无求的“苦行僧”吗?

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像是一层伪装。越是天衣无缝,就越说明其下掩盖的秘密,非同小可。

她想起了北国旧识那个眼神的暗示。

指向赵大人,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告诉她,赵大人是“同志”,可以接触?还是提醒她,赵大人是关键目标,需要策反?抑或是……警告她,赵大人是太子安插在北国情报网中的一个“钩子”,需要警惕?

信息太少,无法判断。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位赵大人,绝对是今晚这场“山河志”大戏中,一个隐藏的戏眼。

诗会的气氛,在几位大人物的言语交锋中,变得愈微妙。文人们的讨论也分成了几派。一派跟着张远高喊“战”,另一派则附和老祭酒,认为需“慎战”,还有一派则开始引经据典,讨论起了历朝历代边境战事的得失,言语间,不乏对北国风土人情的贬低与嘲讽。

“北地苦寒,其民必然性情粗鄙,哪懂什么兵法谋略。”

“不过是仗着人高马大罢了,真要论行军布阵,我南国随便一个秀才都能胜过他们。”

柳惊鸿安静地听着,像一个尽职的书记官,将这些人的言论、神态、以及他们彼此间的眼神交流,一一录入脑海。

那个说北国人不懂兵法的,上个月刚因为挪用公款被御史弹劾,是太子力保才过关。

那个说北国人粗鄙的,自己的小妾刚因为虐待下人被京兆府传唤。

一场风花雪月的诗会,成了一面人性的照妖镜。每个人都在奋力地表演着,演给太子看,演给同僚看,演给政敌看。

绿萼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她扯了扯柳惊鸿的衣袖,压低声音道:“王妃,他们……他们都在骂北国人。您……”

她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王妃的母亲,就是北国人。虽然早已去世,但这层身份,在京城并非秘密。

柳惊鸿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安心。

她当然不会有任何反应。一个顶级的特工,情绪是她最不值钱的东西,也是她最宝贵的武器。此刻,她的沉默,就是最好的武器。

她越是沉默,别人就越是猜不透她。

太子萧景辰坐在主位上,端着酒杯,看似在欣赏湖景,余光却始终锁定着柳惊鸿。

他看到了她的平静,看到了她对那些辱骂北国的言论无动于衷,更看到了她脸上那种近乎于“无聊”的神情。

她好像一个局外人,在看一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蹩脚的戏剧。

这种感觉让萧景辰很不舒服。他精心布置的舞台,所有人都按照他的剧本在走,唯独这个他最想看透的演员,游离在剧本之外。

他不喜欢这种失控的感觉。

就在这时,一个娇俏又带着几分尖锐的声音,划破了文人们的议论,清晰地响彻整个水榭。

“七皇嫂,大家都在为我南国山河出谋划策,说得热火朝天,怎么你一言不,坐在这里喝闷茶?”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长公主萧玉淑正款款起身,她那身华丽的红色宫装在人群中格外醒目,脸上带着一丝不怀好意的笑意。

“莫不是……七皇嫂对这些北地蛮夷,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喜欢王妃杀疯了,王爷连夜扛她跑路请大家收藏:dududu王妃杀疯了,王爷连夜扛她跑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