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阿耶什么时候回来,让他和你一道去。”胡阿婆并不排斥明洛出门,就是单纯的不放心。
毕竟她家阿洛,可是正当年的青葱小娘子。
“嗯。”明洛没再逞强,乖乖巧巧应了声。
比阿耶更先迎来的竟是几位不之客——只存在于宋郎中口中的所谓族亲。
明洛的第一反应就是,来分钱的。
否则早不来晚不来,挑着这个点儿登门。
胡阿婆认得宋家族人,忙不迭地端茶端点心,将几位年纪在四十左右的男子有条不紊地请坐在了厅堂。
她和明洛于下陪坐。
“这是平郎先前来族中提过一嘴的养女?”柿子捡软的捏,几人看着也是德高望重之辈,自不好作强盗行为,挑了个合适的突破口。
明洛是知道这一茬的。
古代虽说信息流转度缓慢,效率低下,但户籍这块事关国家税收的要紧事,还是被官府所重视的,尤其李唐建立,改元武德后。
厘清户口土地,就成了新兴王朝的重中之重。
特别是在经历过隋炀帝的摧残肆虐后,各处隐蔽逃逸的人口……数之不尽。
明洛也因此被视作哪家逃出来的女婢,在宋平想给她上户口时遭到了族中异口同声的拒绝。
大家都是明白人。
无缘无故地,凭啥给担风险?
小娘子模样标致,细皮嫩肉,手上没有做粗活留下的茧,一看就不是穷苦人家的出身,惹了不该惹的权贵人家,怎么办?
“阿洛,还不见过长辈。”胡阿婆听他们主动过问,喜不自胜道。
明洛低眉顺眼地往堂中间一站,很是优雅地行礼:“阿洛见过各位叔伯。”
堂上几人受了她的礼,很是隐晦地交换了眼神,其中看着最年青的一位沉吟半晌后问:“你从何处来?姓甚名谁?家中还有旁人吗?”
“奴只知自己叫明洛,幼年与父母在长安城外的县城中生活,后因种种变故,父母相继过世,便只得寻亲戚家借住。
谁知相处不过月余的舅舅被征走后没有回来,四处又盗匪横行,便被裹挟着进了长安城。后王师入京,各处慢慢恢复平静,奴也碰上了宋郎中,着实机缘巧合。”
这段话是经不起推敲的。处处漏洞,满是破绽。
好在这一次,问询仅仅是流程中的一环,过个场罢了,明洛能编一段还算妥当的鬼话,大家也就心领神会地含糊过去,不再深究。
“平郎厚道,你眼看着也是个本分女子,你们父女俩此番随军,听闻受了大王赏赐?”有人迫不及待地往这上头引。
明洛深信,但凡她家一毛不拔,不肯与族中雨露同沾,她立刻便会从本分转换成妖道。
指不定人还要去官府报她这个逃婢,喊人来捉她呢。
“确实的,阿洛为人聪慧,手脚麻利,帮了孩他爹不少忙。”
与财帛相比,胡阿婆还是更想把明洛的身份落实下来,省得闲言碎语地没完,她时而听得胆战心惊。
喜欢唐穿日常请大家收藏:dududu唐穿日常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