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璇玑雪地晕倒 > 第42章 定情信物(第1页)

第42章 定情信物(第1页)

夜风轻拂过太极殿外的回廊,檐角铜铃随风轻响。薛明蕙倚在廊柱上,指尖微微颤抖,手中紧攥着那支染血的箭,指节泛白,无论如何也松不开。

谢珩没有离开。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将箭收入袖袋,抬眼望她时,目光沉静,不再有往日的戏谑,也没有急于安慰,只是静静凝视着她,仿佛藏了千言万语未曾出口。

“你每次动用血纹,都是在拿命拼。”他低声说道。

她喉头一紧,默然别过脸去。披帛滑落臂间,她已无力拉回。冷风掠过汗湿的颈侧,寒意刺骨。方才那一阵剧痛太过猛烈,从心口撕裂至后背,此刻浑身虚软,只想倒下昏睡。

但她不能倒。

刚欲迈步,膝盖一软,身子便往下坠。谢珩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她的手臂,力道不重,却稳稳托住了她。

“别硬撑了。”他说,“这里没人看见。”

她咬住唇,尝到一丝血腥。手帕早已浸透,鲜血顺着腕子流入袖中。她想抽出手,却被他握得更紧。

“我没事。”声音很轻。

“你有事。”他嗓音沙哑,“你咳出的血,我已经记不清见过多少次了。”

她猛然抬头看他。

他竟说得如此直白——不是怜悯,也不是敷衍,而是真真切切,一次一次都记在心里。

她忽然笑了,嘴角还带着血:“你什么时候开始注意这些的?”

“从你在藏经阁读《六韬》那天起。”他顿了顿,“你穿了件月白色的裙子,袖口沾了墨,坐在角落抄书,抄错了也不改,只圈起来重写一遍。那时我就明白,你不是体弱,而是不愿让人看出你有多聪慧。”

她怔住了。

原来他早就看穿了。不只是今日之事,连她那些小心思、伪装下的筹谋,他全都懂。

她张了张嘴,胸口忽地一闷,又是一口血涌上喉头。她侧身咳在帕子上,手指麻,几乎抓不住布角。

谢珩接过帕子,既未丢弃,也未多看,只轻轻捏成一团,收进怀中。

随后,他从胸前取出一物

一支玉簪。

断口已被磨平,重新拼合,银丝层层缠绕加固,簪身泛着温润光泽。前端刻着四个小字:蕙质兰心。

她呼吸一滞。

“五年前灯会,我摔碎玉簪后,便命人照原样重制了一支。”他直视她的眼,“我说过,半支定情,剩下的这一半,我要亲手还你。”

她未动,也未退。

风扬起她的裙裾,轻轻拂过他的靴面。她望着那支簪子,恍惚间仿佛回到五年前的灯火长街,少年穿过人群朝她走来,眉目清朗,腰间玉佩叮当作响。

那时她说:“愿与世子共白头。”

他却听成了“李慕白”。

一场误会,五年分离。

她缓缓从袖中取出一枚琉璃坠,八宝形状,边缘有一道裂痕。她将坠子轻轻贴上玉簪的缺口。

咔的一声,严丝合缝。

他瞳孔微缩。

“你还留着这个?”他声音低了下来。

“你说是送我的定情信物,怎会丢失?”她嗓音微哑,“每年月圆之夜,我都会拿出来看看。你说它能避邪,我便一直信着。”

他喉结微动,伸手轻抚她鬓边那朵将枯的玉兰花。花瓣已泛黄卷边,她却仍固执地戴着。

他没有摘下。

而是俯身,将她紧紧拥入怀中。

抱得很紧,却不伤人。她整个人撞进他怀里,听见他的心跳一声比一声急促。肩上的伤口仍在渗血,濡湿了她的衣领,留下一片温热。

“从第一眼见到你,我就知道”他贴着她耳畔低语,“这支簪子,只能属于一个人。不是尚书令的女儿,不是圣旨赐婚的贵女,是你。”

她没有挣扎。

泪水猝然滑落,砸在他手背上。

“那你为何躲了五年?”她哑声问,“明明可以解释,可以来找我为何要装疯卖傻,混迹画舫,让所有人都当你是个废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