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目光所及都是你的句子 > 第65章 百年前的信(第1页)

第65章 百年前的信(第1页)

第六十五章:百年前的信

暮春的雨丝缠缠绵绵,打在沈家老宅的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也将空气中的尘埃涤荡得干干净净。苏念站在书房的雕花窗棂前,指尖还残留着刚从樟木箱里取出的旧物特有的、混合着樟脑与时光的味道。窗外的石榴树刚抽出新叶,嫩得能掐出水来,可她的心里,却像是被投入了一块巨石,层层涟漪之下,是翻涌的惊涛骇浪。

方才沈老爷子颤巍巍递来的那个紫檀木盒子,此刻就放在手边的酸枝木书桌上。盒子不大,掌心就能托住,表面刻着繁复的缠枝莲纹样,历经百年,木纹里积了些浅褐色的包浆,摸上去温润得像是一块老玉。盒子没有锁,只是用一根红绳系着,绳结已经有些褪色脆,苏念轻轻一扯,就断成了两截。

打开盒盖的瞬间,一股更浓郁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墨香。里面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叠叠得整整齐齐的信笺,最上面的一张,已经泛黄脆,边角微微卷起,像是经受过无数次的抚摸与翻阅。

“这是我们沈家先祖沈敬之留下的信,”沈老爷子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几分苍老的沙哑,“按理说,这是沈家的私事,不该拿给你看。可你和砚舟走到这一步,有些事,终究是瞒不住的,也该让你知道真相了。”

苏念回头看了一眼沈老爷子,他坐在靠窗的太师椅上,背似乎比平日里更驼了些,浑浊的眼睛望着窗外的雨帘,神色里满是复杂的感慨。她轻轻“嗯”了一声,重新将目光落回那封信上,指尖小心翼翼地捏起信纸,生怕稍一用力,就会将这承载了百年恩怨的纸片捏碎。

信是用毛笔写的,字迹清隽有力,虽已过百年,墨色却依旧清晰,只是边缘晕开了些许,像是被岁月浸透过。苏念逐字逐句地读着,起初只是平静地浏览,可越往后,她的呼吸就越急促,指尖也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信的开头,是沈敬之对当年时局的感慨。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家国破碎,民不聊生。沈家和苏家,那时还是江南一带齐名的望族,世代交好,亲如一家。沈敬之和苏家先祖苏明远更是自幼一同长大的挚友,一同读书,一同经商,甚至在战乱来临时,联手将两家的族人护送到了相对安全的南方,共渡难关。

“彼时山河飘摇,唯与明远兄同心,方保一族平安。”信中这样写道,字里行间满是对过往情谊的追忆。苏念看着这行字,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百年前的画面:两个意气风的年轻人,在战火中相互扶持,用家族的力量庇护族人,那该是何等的肝胆相照。

可这份深厚的情谊,却在战乱平息后,因为一尊金佛,彻底破碎。

信中详细记载了事情的经过。当年为了感谢神明护佑族人平安,也为了祈求天下太平,沈敬之和苏明远约定,两家各出一半黄金,合力打造一尊金佛,供奉在城郊的普照寺里。商定之后,两家便开始筹备,苏家负责联系工匠,沈家负责采买黄金,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可就在工匠即将动工,需要将两家的黄金和苏家保管的那半尊祖传的金佛残件(据说那是苏家先祖留下的,本就只有一半,一直等着能有机会集齐另一半)合在一起时,意外却生了——苏家那半尊金佛,不见了。

“那日晨起,明远兄派人来报,说府中遭了贼,祖传的半尊金佛不翼而飞。我听闻后,当即带人前往苏家,只见库房门窗完好,并无撬动痕迹,心中已觉蹊跷。”沈敬之在信中写道,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无奈,“明远兄起初并未怀疑于我,只当是外贼潜入。可接连数日,官府追查无果,府中上下流言四起,皆说既是内贼作案,定是知根知底之人所为。”

苏念的心猛地一沉,她似乎已经预感到了接下来会生的事。果不其然,信中接着写道,随着流言愈演愈烈,苏家内部开始有人怀疑是沈家所为。理由很简单:沈家负责采买黄金,对金佛的事最为清楚;且两家虽交好,却也在生意上有所竞争,或许是沈家想独吞金佛,才趁乱盗取。

“我与明远兄对质,他虽未明说,可眼神中的怀疑,我看得清清楚楚。”沈敬之的字迹在这里微微有些潦草,像是当时的情绪十分激动,“我知他心中有惑,便邀他搜查沈府,可他却摇了摇头,只说‘若真是你,搜也无用;若不是你,搜了反倒伤了情谊’。可那时,情谊早已如薄冰,一触即碎。”

自那以后,两家的关系急转直下。原本日日往来的情谊,变成了路上相遇也只是点头示意的疏离;原本联手经营的生意,也渐渐分道扬镳。沈敬之多次想找苏明远解释,却都被对方以“事务繁忙”为由拒之门外。久而久之,两家从世交变成了陌路,甚至后来迁离江南时,都刻意避开了对方的路线,从此断了联系。

“我到死都未能明白,那半尊金佛究竟去了哪里。我沈家无愧于天地,更无愧于苏家,可这‘窃贼’的嫌疑,却像一块巨石,压了我一辈子,也压在了沈家的头上。”信的结尾,沈敬之的字迹带着浓浓的悲怆,“唯愿后世子孙,若有机会,能查明真相,还沈家一个清白,也化解我与明远兄之间的这桩憾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念将信笺轻轻放在桌上,指尖按在“沈家无愧于苏家”这几个字上,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她猛地想起了祖父苏振海的日记。前段时间整理祖父遗物时,她在一个旧皮箱里现了一本泛黄的日记,里面记录了祖父从年轻时到晚年的一些琐事。其中有一页,祖父用铅笔写着一行字,字迹已经有些模糊,却让她印象深刻:“沈氏有愧于苏家,此债,需还。”

当时她还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只当是祖父和沈家之间有什么私人恩怨。可现在结合这封信来看,祖父的那句话,难道是因为这件事?

可这明明是苏家怀疑沈家偷了金佛,两家才反目的,怎么会是“沈氏有愧于苏家”呢?

苏念的脑海里一片混乱,无数个疑问像是潮水般涌来。她拿起那封信,又重新读了一遍,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到一丝线索。沈敬之在信中说得清清楚楚,沈家并未盗取金佛,甚至主动提出让苏家搜查沈府,可苏家却拒绝了。那祖父日记里的“有愧”,又是从何而来?

难道说,当年的事情,还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念丫头,你也看完了。”沈老爷子的声音打断了苏念的思绪,他缓缓站起身,走到书桌旁,看着桌上的信笺,叹了口气,“这封信,沈家代代相传,每一代家主都要读一遍,也都在寻找金佛的下落,可百年过去了,始终毫无头绪。我本不想让你和砚舟卷入这件旧事里,可现在……”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苏念脸上,带着几分愧疚:“你和砚舟的事,因为两家的旧怨,已经受了不少阻碍。我知道,苏家那边,一直对当年的事耿耿于怀。如今把这封信给你看,一是想让你知道真相,二是希望……希望你能帮我们,也帮苏家,查明当年的真相。”

苏念抬起头,看着沈老爷子期盼的眼神,又想起了祖父日记里的那句话。她的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她要找出真相,不仅是为了沈家洗刷百年的冤屈,更是为了祖父那句“有愧”,为了沈苏两家纠缠了百年的恩怨。

“沈爷爷,我会的。”苏念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无比坚定的决心,“我一定会找出当年的真相,还所有人一个公道。”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沈砚舟走了进来。他身上带着一身的雨气,头微微有些湿润,看到苏念和沈老爷子都在,脚步顿了顿,随即快步走了过来:“爷爷,念念,你们在说什么?”

他的目光落在桌上的信笺上,又看了看苏念泛红的眼眶,心里顿时明白了几分。他走到苏念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的温暖,让苏念原本纷乱的心绪渐渐平静了下来。

“爷爷把当年的信给我看了。”苏念抬起头,看着沈砚舟的眼睛,轻声说道,“关于金佛,关于两家反目的真相。”

沈砚舟的眼神沉了沉,他早就知道沈家与苏家有旧怨,却没想到真相竟是如此。他握紧了苏念的手,对沈老爷子说道:“爷爷,您放心,我和念念会一起查的。不管当年的事情有多复杂,我们都一定会查清楚。”

沈老爷子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仿佛看到了百年前的沈敬之和苏明远。或许,这百年的恩怨,终究要靠他们这一代,才能彻底化解。

苏念靠在沈砚舟的肩上,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心里忽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笃定。她知道,接下来的路或许会很艰难,百年前的旧事,早已被时光掩埋,想要找出真相,绝非易事。可她不怕,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她有沈砚舟,有沈老爷子的支持,还有祖父的遗愿在指引着她。

她再次看向桌上的信笺,沈敬之那清隽的字迹,仿佛在眼前鲜活了起来。百年前的遗憾,百年后的追寻,这跨越了一个世纪的恩怨,终将在他们的手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雨还在下,可窗外的石榴树,却像是在雨中积蓄着力量,等待着盛夏时节,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而苏念和沈砚舟的心中,也埋下了一颗名为“真相”的种子,在岁月的滋养下,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喜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请大家收藏:dududu目光所及都将是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