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目光所及全是你的唯美句子 > 第28章 银锁与发簪的共鸣(第1页)

第28章 银锁与发簪的共鸣(第1页)

第二十八章:银锁与簪的共鸣

清晨的微光透过老宅雕花窗棂,在西厢房的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苏念抱着一个巴掌大的墨色丝绒盒站在门口,指尖反复摩挲着盒面细密的纹路,像是在确认什么。盒里的东西她藏了三年,从城市的出租屋到老宅的东厢房,始终放在行李箱最里层,连祖父生前都很少见她拿出来。

昨天沈亦臻递来栀子银簪时,她指尖触到银质冰凉的瞬间,突然就想起了这枚银锁。那种藏在旧物里的温度,像一根细针轻轻挑开了记忆的线,让她忍不住想把自己的故事,也轻轻放在他面前。

“早。”沈亦臻的声音从屋内传来,带着刚睡醒的微哑。他已经坐在桌边,面前放着一杯温好的白茶,水汽袅袅升起,模糊了他眼底的倦意。看见苏念手里的丝绒盒,他眼底闪过一丝疑惑,却没立刻追问,只是把另一杯刚倒好的茶推到她面前:“老陈说这茶祛湿,你昨天说肩膀有点酸,喝点试试。”

苏念在他对面坐下,将丝绒盒轻轻放在红木盒旁。两个盒子一黑一红,一柔一沉,像极了此刻两人的心情。她深吸一口气,指尖扣住盒扣,金属搭扣“咔嗒”一声轻响,在安静的修复室里格外清晰。

盒里铺着淡蓝色的绒布,一枚银锁静静躺在中央。锁身比成人的拇指略大,边缘打磨得圆润光滑,显然是被人反复摩挲过。锁面刻着缠枝莲纹,花瓣的纹路已经有些磨损,露出底下淡淡的银本色,却依旧能看出当年匠人刻工时的用心——每一片花瓣的弧度都恰到好处,藤蔓缠绕间还藏着极小的“平安”二字,不仔细看根本现不了。

“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苏念的指尖轻轻落在银锁上,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口,让她声音不自觉放轻,“她走的时候我才五岁,记不清太多事,只记得她总把这枚锁挂在我脖子上,说戴着它,就像她在身边一样。”

沈亦臻凑过身来,目光落在银锁上,眼神变得格外柔和。他下意识地拿起红木盒里的栀子银簪,将簪子轻轻放在银锁旁。簪的簪头是一朵绽放的栀子花,花瓣层层叠叠,花蕊处还嵌着极小的珍珠,虽已有些泛黄,却依旧能想象出当年的光泽。

“纹路很像。”他忽然开口,指尖轻轻划过银锁上的缠枝纹,又碰了碰簪上的花瓣,“都是老匠人手工刻的,带着股子温劲儿。现在的机器刻出来的东西,再精致也少了这份人气。”

苏念看着并排摆放的银锁与簪,心里某个空了很久的角落突然被轻轻填满。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两件旧物上,银锁泛着柔和的光,簪的栀子花瓣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边,连带着沈亦臻的指尖都染上了暖意。她想起昨天沈亦臻说这枚簪是他父亲送母亲的第一份礼物,忍不住抬头问:“沈总,您父亲和母亲……一定很恩爱吧?”

沈亦臻的眼神瞬间软了下来,像是被阳光晒化了的糖。他靠在椅背上,指尖摩挲着簪的簪杆,声音里带着怀念:“我母亲性子软,却唯独对种栀子花格外执着。老宅后院的栀子花丛,是她嫁过来第二年亲手种的,每天早上都要去浇花,连下雨天都不例外。”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像是想起了什么温暖的画面:“我父亲以前总说她‘痴’,却每年栀子花开时,都会起个大早,把花丛里开得最艳的那枝折下来,插在她的梳妆台上。有时候赶上他去外地出差,还会让管家每天拍一张栀子花的照片给她,怕她惦记。”

苏念听得入了神,眼前仿佛浮现出那样的画面——春日的清晨,沈夫人站在栀子花丛前,裙摆沾着露水,沈先生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最漂亮的花枝,两人相视一笑,阳光落在他们身上,连空气里都飘着栀子花的清香。

“你母亲,是不是也喜欢什么特别的东西?”沈亦臻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温和的期许。

苏念低头看着银锁,指尖轻轻转动着锁上的小环,声音里带着淡淡的怀念:“我母亲喜欢绣手帕。她的手很巧,能在小小的手帕上绣出各种各样的花纹,有鸳鸯,有荷花,还有我名字里的‘念’字。”

她想起小时候,母亲坐在窗边绣手帕,阳光落在她乌黑的头上,她总是把绣好的手帕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她的小书包里。有一次她不小心把手帕弄丢了,哭得特别伤心,母亲没有骂她,只是重新绣了一块,还在上面绣了一只小兔子,说小兔子会陪着她,不会丢。

“她还喜欢煮红枣粥。”苏念的声音轻了些,眼底泛起淡淡的水汽,“每次我生病,她都会煮红枣粥给我喝,里面放一点点桂花,甜而不腻。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味道,后来我自己煮了很多次,却总也煮不出一模一样的味道。”

沈亦臻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她。他拿起桌上的茶壶,给她的杯子添满茶,温热的茶水漫过杯壁,带来一丝暖意。等苏念说完,他才轻声说:“我母亲也会煮点心,她做的桂花糕特别好吃,外面买不到。我小时候总盼着过节,因为过节她就会做桂花糕,还会在糕上印上我的名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想起自己十岁那年,因为调皮摔断了腿,只能躺在床上。母亲每天都会端着桂花糕来看他,坐在床边喂他吃,还给他讲栀子花的故事。那时候他总觉得,母亲做的桂花糕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只要吃一口,腿就不疼了。

“后来她走了,家里再也没人做桂花糕了。”沈亦臻的声音低了些,眼底闪过一丝落寞,“我让厨房试过很多次,却总也做不出那个味道。有时候我会想,是不是因为少了她的心意,所以味道才不一样。”

苏念看着他眼底的落寞,心里突然有些心疼。她想起自己每次看到银锁,都会想起母亲的样子,那种思念像一根细细的线,牵着她,让她不敢忘记。原来沈亦臻和她一样,都在靠着旧物和回忆,守护着对母亲的思念。

“其实味道不一样也没关系。”苏念轻声说,“只要我们还记得,她们就一直在。”

沈亦臻抬头看向她,眼底的落寞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暖意。他拿起银锁,轻轻放在手心,又把簪放在旁边:“你说得对,只要我们还记得,她们就一直在。”

那天上午,修复室里没有讨论玉佩的修复进度,也没有提及刻字的秘密。阳光慢慢移动,从窗棂移到桌面,又从桌面移到两人的身上。苏念说起母亲绣的手帕,说起小时候和母亲一起去公园放风筝的日子;沈亦臻说起母亲种的栀子花,说起父亲为母亲折花的样子。

他们像是两个分享秘密的孩子,把藏在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轻轻摊开在对方面前。没有防备,没有试探,只有满满的思念和理解。偶尔沉默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尴尬,只是静静地看着桌上的银锁和簪,仿佛能从这两件旧物里,看到母亲们温柔的笑容。

临近中午时,老陈敲门进来,问他们要不要准备午饭。沈亦臻看了看苏念,笑着说:“让厨房煮点红枣粥吧,再做一份桂花糕。”

老陈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好嘞,我这就去吩咐。”

苏念看着沈亦臻,眼底闪过一丝惊讶。他却只是拿起银锁,轻轻放回丝绒盒里:“昨天听你说喜欢红枣粥,让厨房试试,说不定能煮出你母亲的味道。至于桂花糕,就当是我替我母亲,给你尝尝她的手艺。”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沈亦臻的侧脸上,他的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眼底满是温柔。苏念看着他,突然觉得,这枚银锁和这枚簪,不仅连接着他们和母亲的回忆,也悄悄连接起了她和沈亦臻的心。

或许在这个满是秘密的老宅里,除了玉佩背后的约定,还有一些更温暖的东西,正在慢慢生长。就像窗外的栀子花,在无人察觉的角落里,悄悄积蓄着力量,等待着绽放的那一刻。

喜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请大家收藏:dududu目光所及都将是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