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资本的铁壁
赵小暖带来的那束微光,并未能驱散笼罩在星耀上空的厚重乌云,反而像是暴风雨前最后一丝残阳,短暂地亮了一下,随即被更深的黑暗吞噬。煌娱集团的狙击,从舆论战和挖角,迅升级到了更直接、更冷酷的资源绞杀。
先难的是影视基地。星耀一个筹备已久、寄予厚望的s级古装项目《凤唳九天》,原已谈妥了国内最大的仿古影视城“唐城”作为主要拍摄地,连定金都支付了。然而,就在剧组即将进驻的前一周,唐城方面突然单方面毁约,宁愿支付高额违约金,也拒绝再租借给星耀。项目负责人急得嘴角起泡,多方打听后才得到一个模糊的消息:煌娱集团以高出市场价百分之五十的价格,打包预定了唐城未来半年内所有大型场地的优先使用权,并且附加了排他条款——拒绝与星耀合作。
这仅仅是开始。
随后,星耀与几家顶级后期特效公司的合作也接连告吹。有的以“工期已满”为由婉拒,有的则在签约前夜突然变卦,语气闪烁地表示“有了更好的合作选择”。甚至连一些长期合作的器材租赁公司、服化道团队,都开始以各种理由推脱星耀的业务。
一时间,星耀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举步维艰。《凤唳九天》项目彻底停滞,前期数千万的投入眼看就要打水漂。其他正在推进的项目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人心惶惶。
林晓月坐在办公室里,听着各部门负责人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汇报,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了一个正在不断缩小的玻璃箱里,空气越来越稀薄。她看着窗外那片依旧繁华的城市,却只觉得冰冷刺骨。
资本的獠牙,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狰狞地展现在她面前。它不是虚张声势的恐吓,而是实实在在的、用金钱堆砌起来的铁壁,冷酷地将她和她那点靠着“真诚”与“匠心”构筑的梦想,隔绝在生存线之外。
“这也太欺负人了……”她瘫在椅子上,有气无力地对着空气抱怨,“不就是拍个戏吗?至于搞得像军事封锁一样?大家和和气气赚钱不好吗?”她内心那个咸鱼小人又开始疯狂鼓动:“放弃吧!把项目卖了!套现离场!够你躺平几辈子了!”
然而,当她看到邮件里,《凤唳九天》剧组那些已经进组、满怀期待的年轻演员们来的、小心翼翼询问进度的消息时,当她想到老周团队为了这个项目设计的、那些精美绝伦却可能永无机会实现的场景概念图时,那点退缩的念头,又被一种更深的不甘和责任感强行压了下去。
可现实是残酷的。没有场地,没有后期,没有合作伙伴,再好的创意也只是空中楼阁。星耀的现金流因为多个项目的停滞而迅恶化,银行的催款电话开始响起。三叔公那边的压力更是与日俱增,几乎每天都要冷嘲热讽一番,等着看她这个“不懂规矩”的丫头片子的笑话。
走投无路。
这四个字,像沉重的枷锁,套在了林晓月的脖子上。
她环顾四周,现自己能求助的人寥寥无几。爷爷沈瀚山虽然支持,但似乎更倾向于让她自己解决,美其名曰“历练”。内部股东离心离德。外界的朋友?在煌娱如此明确的打压下,谁又愿意为了一个前途未卜的星耀,去得罪那个资本巨鳄?
她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了手机通讯录里,那个标注着“顾云深”的名字上。
那个冷漠、毒舌、心思深沉,却似乎总能洞悉先机,并且……拥有足够实力与煌娱背后资本抗衡的男人。
中节:魔鬼的交易
主动联系顾云深,对林晓月来说,不亚于一场自尊心的凌迟。她感觉自己像是个快要溺毙的人,不得不向岸边那个唯一可能伸出援手、却明显不怀好意的旁观者求救。
电话拨通,响了三声后被接起。
“喂?”顾云深的声音依旧平淡,听不出情绪,仿佛早就预料到她的来电。
林晓月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不失底气:“顾总,我是沈明薇。关于星耀目前遇到的一些……资源上的困难,我想或许我们可以谈谈。”
“哦?”顾云深语调微扬,带着一丝玩味,“沈副总终于想起还有我这个‘合作伙伴’了?我还以为星耀要凭‘真诚’和‘匠心’单挑整个行业呢。”
林晓月捏紧了手机,强忍着怼回去的冲动:“顾总说笑了。现实困难,不得不寻求解决方案。”
“可以。”顾云深答应得很干脆,“明天上午十点,寰宇顶楼会议室。”
第二天,林晓月带着法务和助理,踏入了寰宇集团那座高耸入云、象征着财富与权力的总部大楼。顶楼会议室的装潢极尽奢华与冷硬,巨大的落地窗外是俯瞰众生的视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顾云深坐在主位,身后站着他的精英团队,个个面无表情,眼神锐利。他本人则穿着一身熨帖的深灰色高定西装,姿态放松,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寒暄,直接进入正题。
顾云深的条件,比林晓月预想的还要苛刻。
他要求星耀让渡《山海幻想录》ip未来五年海外所有渠道的行、运营及衍生品开权益,由寰宇独家代理,分成比例极度倾向寰宇。
他要求星耀接受寰宇派遣的“特别项目监管小组”入驻,对星耀所有s级及以上项目的预算、进度、甚至部分创作方向,拥有知情权和“建议权”(林晓月很清楚,这所谓的建议权往往等同于决定权)。
他还要求,在未来可能的融资中,寰宇拥有优先认购权和反稀释条款。
这几乎是要把星耀的核心命脉和未来展的主动权,拱手让出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