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七零小农女姜秀荷 > 第4章 第一个城市订单(第1页)

第4章 第一个城市订单(第1页)

省城百货公司的订单合同静静地躺在招待所的写字台上,白纸黑字,盖着鲜红的公章。每月五百罐酱菜、三百包果脯——这个数字在苏晚脑海中反复回荡,既让她兴奋不已,又感到沉甸甸的压力。

“长河哥,你掐我一下,我不是在做梦吧?”苏晚盯着合同,声音有些颤。

林长河拿起合同仔细查看,眉头渐渐蹙起:“条件很严格。”

确实,合同的附加条款列出了一长串质量要求:每罐酱菜重量误差不能过克,果脯糖度必须保持在-o之间,菌落总数不得过国家标准这些都是他们在村里生产时从未考虑过的指标。

最棘手的是,合同规定批货物必须在十天内交付,以便赶上春节前的销售旺季。

“十天”苏晚计算着时间,“光是从村里运原料过来就要两天,腌制需要时间,包装、检验这怎么可能?”

林长河指着合同上的违约条款:“延期交货要付违约金,质量不达标要全部退货。”

压力像一座山突然压在苏晚肩上。她瘫坐在椅子上,第一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也许也许我们接不了这个订单”

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百货公司的质检科长亲自来访,是个严肃的中年女子,姓王。她带着全套检验工具,要求随机抽查展销会上剩余的样品。

检测结果令人沮丧——酱菜盐度标,果脯糖度不足,菌落总数虽然未标,但接近临界值。

“苏同志,这样的质量可不行。”王科长推推眼镜,“百货公司面向的是城市消费者,要求比农村市场高得多。如果达不到标准,我们只能取消订单。”

送走王科长,苏晚彻底陷入了焦虑。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合同和检验报告呆。城市的标准像一道鸿沟,横亘在眼前,让她第一次意识到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地理上的。

深夜,苏晚还在桌前钻研那些晦涩的质量标准。林长河默默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上面卧着两个荷包蛋。

“先吃饭。”他把筷子塞进苏晚手里,“身体要紧。”

苏晚食不知味地扒拉着面条,突然放下筷子:“长河哥,我想回村里一趟。有些工艺必须改进,得亲自盯着。”

林长河摇头:“来不及。我回去,你留在这里继续了解标准。”

这个提议让苏晚愣住:“你一个人能行吗?”

“你写清楚要改什么,我照做。”林长河语气平静,“信我。”

于是,夫妻二人开始了分工合作。苏晚留在省城,每天往图书馆跑,查阅食品加工的标准资料;往百货公司跑,向王科长请教质量控制要点;往新华书店跑,购买相关书籍。她像一块海绵,饥渴地吸收着一切新知识。

林长河则带着苏晚写的三页改进方案回到村里。那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酱菜杀菌温度控制在c,时间o分钟;果脯糖度用折射仪测量,不足时加糖液补足;包装车间要消毒,工人要戴口罩和手套

这些要求对村里人来说闻所未闻。赵婶子第一个提出异议:“晚晚这是怎么了?咱们祖祖辈辈这么做酱菜,也没见吃出问题啊!”

林长河没有多说,只是拿出百货公司的检验报告和苏晚亲笔信。信上详细解释了城市标准的重要性,最后写道:“婶子,这不是信不过大家的手艺,是要让咱们的产品走上更大的舞台。”

这番话打动了大家。秀云第一个响应:“晚晚姐说得对!要想把生意做大,就得按城里的规矩来。”

改进过程困难重重。先是设备问题——村里没有温度计,更没有折射仪。林长河连夜骑自行车去县城,托关系从卫生院借来温度计,从农科所借来折射仪。

然后是工艺问题。按照新标准,酱菜杀菌时间大大延长,产量自然下降。工人们不理解:“费这么大劲,产量还少了,图啥呢?”

林长河用最朴素的语言解释:“质量好,卖得贵,赚得更多。”

最难的是卫生习惯的培养。农村人习惯了随意,戴口罩、戴手套、消毒这些程序让大家很不适应。林长河没有强行命令,而是带头示范,一丝不苟地执行每一个步骤。

与此同时,苏晚在省城也遇到了难题。她在图书馆查资料时,因为乡音和朴素的衣着,遭到管理员的白眼;向王科长请教时,对方虽然专业但也带着居高临下的态度;最让她难受的是,一次在百货公司门口,她听到两个售货员议论:“乡下人也想往城里卖东西,真是异想天开”

这些委屈她都默默咽下,只在每晚和林长河通电话时稍微流露。电话那头的林长河总是简短地回应:“做好自己,别理他们。”

一周后,改进后的第一批样品终于出炉。林长河连夜坐最早班车送到省城。当他把精心包装的样品放在苏晚面前时,眼里布满血丝,手上添了新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晚心疼地抚摸他手上的伤口:“怎么又受伤了?”

“试新杀菌锅时烫的,没事。”林长河轻描淡写,“快送检吧。”

样品送到百货公司质检科,王科长当场检测。酱菜重量误差控制在克内,果脯糖度,完全符合标准。菌落总数检测需要时间,要第二天才能出结果。

这一晚,苏晚辗转难眠。林长河却睡得很沉,他太累了。苏晚借着月光看他疲惫的睡颜,心中充满感激和愧疚。这个男人总是这样,默默承担最苦最累的活,却从不邀功。

第二天一早,两人提前来到百货公司等结果。王科长拿着检验报告走来时,表情依然严肃,但眼中带着一丝赞赏:“菌落总数达标了。没想到你们真的做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