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七零锦鲤小媳妇 > 第17章 第一次分红(第1页)

第17章 第一次分红(第1页)

第十日,天色灰蒙蒙的,像是憋着一场迟迟未落的春雨。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赶工的紧张和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事成之后的虚脱与期盼。

那三大包精心赶制、捆扎得结结实实的货,天刚亮就被供销社派来的小伙计用板车拉走了。车轮碾过院门的门槛,出沉闷的声响,也仿佛从苏晚心头碾过,卸下了千斤重担,却又悬起另一块石头——验收能否通过?货款能否顺利结算?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苏晚强打精神,开始收拾院子里大战过后的狼藉。碎布头、彩线团、划粉屑…满地都是忙碌的痕迹。她默默地扫着,心思却早已飞去了县城。

帮忙的妇人们显然也惦记着这事,一整个上午,都有人借故来林家院外转悠,探头探脑,或是直接进来搭话,旁敲侧击地打听消息。

“晚晚,货都拉走了?供销社的人没说啥吧?”

“那王经理看着挺满意?”

“哎哟,这心悬着呢,也不知道俺绣的那几朵花入不入得了人家的眼…”

言语间充满了对工钱的期盼,也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生怕自己那部分出了纰漏,连累了大家,拿不到钱。

苏晚理解她们的心情,她自己何尝不是七上八下。但她面上还得维持着镇定,一一安抚:“都验过了才拉走的,王经理没说什么。大家的手艺都好着呢,放心吧,钱一下来,立马就分。”

话虽如此,直到日头偏西,依旧没有任何消息传来。院里的气氛从期盼渐渐变得有些沉闷和焦躁。

就在苏晚自己也快要坐不住的时候,村口终于传来了自行车铃铛清脆的响声!

一个穿着供销社工作服的年轻人骑着车,径直到了林家院门口,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大声道:“苏晚同志在吗?王经理让我送货款来了!点一点,一共六十八块五毛三分!王经理说,东西交上去领导很满意!让您下回还照着这个标准做!”

嗡——!

院子里,以及院外竖着耳朵听动静的妇人们,瞬间炸开了锅!

六十八块多!这在当时,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一笔不敢想象的巨款!

苏晚的心猛地落回实处,随即又被巨大的喜悦充盈。她强压着激动,接过那只沉甸甸的信封,手指都有些颤。送走供销社的人,她转身回到院里,现赵婶子、李嫂子、陈婆婆等几个主要帮忙的都已经闻讯赶来了,一个个眼睛亮,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渴望的光芒。

“这么多钱!”

“老天爷!俺这辈子还没一次见过这么多钱!”

“晚晚!快!快给大家分分!”

催促声、惊叹声、笑声交织在一起,小小的院落顿时沸腾起来,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苏晚深吸一口气,走到院中那张平时吃饭用的旧木桌旁,将信封里的钱全部倒了出来。各种面额的毛票、分币,堆成了一座小山,在夕阳余晖下散着诱人的光泽。

所有人的目光都贪婪地聚焦在那堆钱上,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苏晚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人这十天来的工作量:赵婶子,绣鞋垫八双,挎包两个;李嫂子,绣鞋垫六双,罩衫小绣花三处;陈婆婆,绣鞋垫花样五双…另一栏,则记着每样的单价和应得工钱。

她清了清嗓子,开始按照本子上的记录,大声念名字和钱数,然后将数好的钱一份份推过去。

“赵婶子,鞋垫八双四块,挎包两个一块六,奖金五毛,一共六块一毛。”

“李嫂子,鞋垫六双三块,罩衫小绣花三处三块,奖金五毛,一共六块五毛。”

“陈婆婆,鞋垫五双两块五,奖金五毛,一共三块。”

拿到钱的,立刻喜笑颜开,手指沾着唾沫,一遍遍仔细地数着,仿佛那不是几块钱,而是金山银山。没轮到的,则焦急地翘以盼,生怕漏了自己。

起初,气氛还算和谐。但当苏晚念到最后一个年轻媳妇春草时,矛盾终于爆了。

春草手脚快,但绣活稍显粗糙,这次主要负责的是罩衫的缝制基础手工,绣花只参与了一点边角。苏晚给她算的是三件罩衫的手工费九块,加上一点边角绣花和奖金,一共十块零五毛。

这个数目本来也不少了,但春草看着旁边赵婶子、李嫂子她们因为绣花多而拿了更多的钱,尤其是李嫂子,绣花就拿了三块,心里顿时不平衡起来。

她捏着钱,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高兴,反而撇了撇嘴,声音不大不小地嘟囔道:“嘁,同样是熬了十天夜,熬得眼睛都红了,俺这吭哧吭哧缝了三件大衣裳,才拿十块五。人家就动动针绣几朵花,就拿六七块…这钱分得…可真会算计。”

这话一出,院子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春草,又偷偷瞟向苏晚和那几个拿了“高薪”的。

赵婶子脸色顿时不好看了,呛声道:“春草,你这话啥意思?俺绣花那是技术活!费眼睛费精神!晚晚定的价,明码标价,俺们凭手艺吃饭,咋就叫会算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