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七零锦鲤小媳妇 > 第1章 省城初印象(第1页)

第1章 省城初印象(第1页)

腊月十七,凌晨四点,天色墨黑,寒气刺骨。苏晚和林长河已经踏上了去往省城的早班车。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走出县城,前往那个只在广播和报纸上听说过的省城。

“冷吗?”林长河将苏晚的手拢在自己掌心呵气,语气里带着罕见的温柔。

苏晚摇摇头,眼睛却紧盯着远处若隐若现的车灯:“车来了。”

一辆老旧的公共汽车喘着粗气停在村口,车身上“东风”字样的ogo已经斑驳。这是每天唯一一班开往省城的车,车上挤满了挑着担子、背着包裹的农民。

林长河护着苏晚挤上车,用身体为她隔出一小块空间。车厢里弥漫着烟草、汗水和各种农产品混杂的气味,苏晚有些不适应地皱了皱眉。

“忍一忍,很快就到。”林长河低声说,自然地将她圈在自己与车厢壁之间,形成一个保护的空间。

汽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苏晚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能听到他有力的心跳。这种感觉很奇妙——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这个沉默的男人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天光渐亮时,汽车终于驶上了平坦的柏油路。远处的城市轮廓渐渐清晰,苏晚忍不住直起身子,睁大眼睛望向窗外。

“这就是省城?”她喃喃自语,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不同于县城的低矮平房,省城的楼房明显高大许多,虽然大多只有三四层,但在当时已经堪称“高楼大厦”。更让她惊讶的是街道上的自行车流——成千上万的自行车如同潮水般涌动,铃声响成一片,蔚为壮观。

“好多自行车”她惊叹道,“比咱们全县的自行车都多吧?”

林长河也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但很快恢复镇定:“省城人多。”

汽车驶进长途汽车站,两人提着简单的行李下车。站在省城的土地上,苏晚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渺小感。周围的人流匆匆,穿着打扮明显比乡下人时髦许多,特别是那些穿着的确良衬衫、脚踩皮鞋的城里人,自带一种说不出的优越感。

“先去招待所放行李。”林长河看了眼手中的纸条——这是陈主任提供的地址。

按照路人的指引,他们找到了公交车站。等车时,苏晚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穿着蓝色制服的售票员、挂着红旗的电车、路边排队买早餐的人群一切都那么新鲜,又那么陌生。

电车来了,两人跟着人群挤上车。林长河小心地护着苏晚,生怕她被挤到。售票员用标准的省城话报站,苏晚努力听着,却只能听懂大概。

“同志,去解放路应该在哪儿下车?”林长河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问。

售票员瞥了他们一眼,带着些许不耐烦:“还早呢,到时候会报。”

这种微妙的态度让苏晚感到一丝不适。在村里,大家都是乡里乡亲,说话做事都带着热乎气;而城里人之间,似乎总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距离。

终于到了解放路,找到招待所办理入住。前台服务员看着他们的介绍信和结婚证,眼神有些怀疑:“你们是来做什么的?”

“来参加展销会,省机械厂陈主任介绍的。”林长河不卑不亢地回答。

听到陈主任的名字,服务员的态度明显好转:“哦,是陈主任的客人啊。房间在二楼,这是钥匙。”

房间很简单,两张单人床,一个写字台,一个暖水瓶。但比起乡下的土炕,已经算是很“高级”了。最让苏晚惊喜的是,走廊尽头有公共卫生间和淋浴间——虽然需要排队使用。

放下行李,两人决定先去展销会场馆熟悉环境。走在省城的街道上,苏晚像个好奇的孩子,不停地张望着。

“长河哥,你看那个大楼!”她指着路边一栋五层建筑,“真有五层楼啊!”

那是省城百货大楼,气派的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各种商品: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甚至还有电视机!虽然只是黑白电视,但已经让苏晚看直了眼。

橱窗前挤满了围观的人,大多是和她一样的乡下人,对着橱窗里的“奢侈品”指指点点,眼中满是羡慕。

“等咱们有钱了,也买台电视机。”苏晚轻声说,像是立下一个誓言。

林长河点点头:“嗯,给你买。”

路过新华书店,苏晚忍不住走进去。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让她眼花缭乱,特别是那些经济管理和食品加工方面的专业书籍,在她眼中比任何宝贝都珍贵。

“同志,这本书能拿给我看看吗?”她指着一本《食品加工工艺》。

售货员打量了她一眼,带着几分轻视:“这书很专业,你看得懂吗?”

苏晚的脸顿时红了,不是因为羞愧,而是因为气愤。她正要反驳,林长河已经上前一步,沉稳地说:“拿给她看看。”

他的气场让售货员愣了一下,不情愿地取出书。苏晚翻开书页,虽然有些专业术语看不懂,但大致内容正是她需要的。

“多少钱?”她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块五。”售货员报出一个令人咋舌的价格。

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个工人小半个月的工资。苏晚犹豫了一下,但想到对事业的帮助,还是咬咬牙:“我要了。”

林长河已经掏出钱递过去,动作自然流畅。售货员的态度明显转变,小心翼翼地将书包好。

走出书店,苏晚既兴奋又心疼:“三块五,太贵了”

“值得。”林长言简意赅,“对你有用。”

中午,两人在国营饭店吃饭。看着墙上的价目表,苏晚再次感到城乡的差距——一碗肉丝面要两毛钱,比县里贵了一倍不止。

“咱们吃碗素面就行。”她小声说。

林长河却直接对服务员说:“两碗肉丝面,再加个炒鸡蛋。”

等待上菜时,苏晚观察着周围的食客。城里人吃饭的样子都透着一种说不出的优雅,特别是那些穿着中山装的干部,慢条斯理地吃着饭,谈着国家大事。

他们的乡音和朴素的衣着在人群中显得有些突兀。旁边一桌的几个年轻人不时投来好奇的目光,窃窃私语着,似乎在猜测他们的来历。

苏晚感到一丝不自在,不自觉地低下头。林长河却坐得笔直,神情自若,仿佛对周围的目光浑然不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