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七零锦鲤小媳妇 > 第5章 海外好评(第1页)

第5章 海外好评(第1页)

货轮驶向远方的汽笛声,仿佛带走的不仅是那批精心制作的夹克,也带走了锦绣制造厂长达两个多月高强度运转的紧张与疲惫。厂区暂时恢复了往日的生产节奏,内销订单有条不紊地进行,但一种混合着期待与隐隐不安的寂静,却笼罩在管理层的心头。那批远渡重洋的货物,如同投石问路,其结果,将直接决定“锦绣”国际征程的下一步是海阔天空,还是折戟沉沙。

等待的日子格外漫长。苏晚表面上处理着日常事务,但每次电话铃声响起,她的心都会不由自主地揪紧。林长河则更加沉默,他将精力投入到内销产品的质量巩固和新进员工的培训上,仿佛要用不停歇的工作,来填补这段悬而未决的空窗期。

这一天,下午的阳光斜照进办公室,带着初冬的暖意。苏晚正在审核下一季内销产品的设计图,外贸局的专线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她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深吸一口气,才稳着心神拿起听筒。

“喂,是苏晚厂长吗?”电话那头是外贸局负责与他们对接的小王同志,他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德国scidt公司那边来函了!”

苏晚握紧了话筒,指节微微白:“王同志,是……结果出来了吗?”

“何止是结果出来了!”小王的声音拔高了几度,“是表扬信!scidt先生亲自署名的感谢信!通过外交信使转过来的,我刚拿到译文!对方对这批货非常非常满意!信里说,产品质量完全出他们的预期,工艺精湛,细节完美,特别是那刺绣,他们的客户预览后反响极其热烈!”

悬在心口近一个月的大石,轰然落地!巨大的喜悦如同暖流,瞬间涌遍四肢百骸,苏晚甚至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她扶着桌沿,才能勉强站稳,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真的吗?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还有呢!”小王继续报喜,“随信附上的,还有一份新的订单确认书!基于批试订单的成功,他们正式追加订购一千件同款夹克,并且增加了两个新颜色!要求三个月内交货!而且,scidt先生还在信里表示,他会将‘锦绣’推荐给他的几位业内朋友!”

追加订单!介绍新客户!

这不仅仅是满意,这是高度的认可和极大的信任!

放下电话,苏晚在原地站了许久,才慢慢消化掉这巨大的惊喜。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井然有序的厂区,阳光洒在崭新的厂房外墙上,泛着金色的光。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如同温暖的泉水,从心底深处汩汩涌出。他们成功了!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质量,赢得了挑剔的国际客户的尊重,真正在国际市场上,敲开了一扇门!

她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林长河。他正在车间里巡视,听到消息后,只是停下了脚步,目光穿过忙碌的流水线,望向窗外,久久没有说话。但那紧抿的唇线悄然松弛,眼底深处,仿佛有坚冰融化,流露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欣慰。他什么也没问,只是对身边的张师傅低声交代了几句,便转身朝办公室走去。

很快,“德国客户高度满意并追加大量订单”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遍了全厂每一个角落。

起初是短暂的寂静,仿佛不敢相信,随即,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从各个车间爆出来!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老外都夸咱们做得好!”

“追加一千件!我的天!咱们真的走出去了!”

工人们脸上洋溢着激动与自豪的红光,互相拍打着肩膀,有些人甚至激动地跳了起来。曾经在严格标准下流过汗、受过委屈的老师傅们,此刻扬眉吐气,腰杆挺得笔直。这份来自万里之外的认可,是对他们所有辛苦付出最有力、最珍贵的回报!全厂上下,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集体性的成就感与喜悦之中。

然而,喜悦的浪潮尚未平息,现实的挑战已如影随形。狂喜过后,苏晚和林长河,以及杨会计、周工、张师傅等管理层,很快便冷静下来。

一千件追加订单,加上scidt先生介绍来的新客户(很快,外贸局果然转来了来自法国和英国客商的初步询盘),订单量瞬间暴涨,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而现有的、刚刚磨合好的出口产品生产线,其最大产能是有上限的。即使工人三班倒,机器连轴转,要在一个月内完成如此庞大的订单,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产能!我们的产能跟不上了!”张师傅第一个喊出了大家心中的忧虑,喜悦变成了焦虑,“就算把现在这条线榨干,也完不成啊!”

周志刚工程师也眉头紧锁:“新订单对辅料的要求略有不同,需要重新打样确认,供应链也需要重新协调,这都需要时间。”

杨建华会计的算盘再次响起,他提醒道:“苏厂长,林厂长,大规模追加生产,需要垫付的资金量巨大,虽然有了预付款,但我们的现金流依然会非常紧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冲突清晰地摆在了桌面上: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有限的内部产能之间的矛盾,如同一个急膨胀的气球,遇到了坚韧的容器壁,随时可能爆裂。如何消化这些甜蜜的“负担”,成了摆在锦绣制造厂面前最紧迫的难题。

会议室里,气氛从刚才的欢腾迅转变为严肃和务实。大家讨论着各种方案:扩建生产线?招募新工人?寻找外包合作?每一条都伴随着新的困难和风险。

会议持续到很晚才结束,初步定下了几条应对策略,但具体的落实还需要详细的规划和论证。

夜深人静,城市已然沉睡。苏晚和林长河回到了他们安静的新家。白天的喧嚣与压力褪去,屋子里只剩下温暖的宁静。

苏晚没有立刻休息,而是从公文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那封感谢信的译文复印件。她走到阳台上,冬夜的月光清冷如水,洒在阳台光滑的水泥地上,也勾勒出林长河靠在栏杆上的沉默身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