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七零重生锦绣之妻 > 第16章 供销社首单(第2页)

第16章 供销社首单(第2页)

从第二天起,林家那原本寂静的小院,彻底变了模样。

白天,苏晚自己忙着裁剪罩衫,用缝纫机嗒嗒嗒地赶制主体。傍晚开始,院里就热闹起来。赵婶子、李嫂子等人陆续过来,交上一天的绣活,领走新的布料丝线,顺便交流一下心得,抱怨一下眼睛酸疼,院子里充满了女人们的说笑声、催促声和绞线剪布的声音。

苏晚则像个严苛的工头,仔细检查每一件交来的绣品,针脚稍有不齐、配色稍有偏差的,立刻打回去返工。她态度坚决,毫不留情,因为她知道,质量是唯一的生命线。

压力巨大,工期像催命符一样悬在头顶。

林家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了。灶房时常冷着,院里堆满了布料边角和各色丝线。

林长河对此,依旧沉默。

但他沉默的存在感,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早出晚归上山,而是更多地留在院里。苏晚和妇人们挤在堂屋或院里赶工的时候,他就坐在屋檐下那个小凳子上,默默地擦拭猎枪,打磨工具,或者只是看着远处,不知在想什么。

但当灶膛里的火快要熄灭时,他会无声地起身,去抱来柴火,将火烧旺,保证灶上始终有滚烫的开水,方便她们绞毛巾敷酸涩的眼睛,或者泡点炒米垫饥。

当院里堆放的柴火快用完时,第二天清早,院角总会整整齐齐地码放好新劈的、粗细均匀的干柴。

最让苏晚意想不到的是——那天傍晚,她正焦头烂额地试图将一件赶制好的罩衫熨烫平整。家里的烙铁又老又笨重,怎么都烫不出挺括的效果,反而差点把精致的绣花烫焦。她急得额头冒汗,眼看一件心血就要毁于一旦。

一直沉默坐在屋檐下的林长河,忽然站起身走了出去。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他回来了。手里竟拿着一把簇新的、铝制的、还带着小喷雾器的熨斗!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儿、用什么办法这么快弄来的。

他没说话,只是将熨斗塞到苏晚手里,然后自然地拿起灶上那个沉重的铁壶,将热水灌进熨斗里。

接着,他示意苏晚将衣服铺在桌子上,自己则拿起那柄新熨斗,试了试温度,然后极其熟练地、稳稳地在布料上推移起来!动作甚至比苏晚还要沉稳老道!

蒸汽嗤嗤地冒出,布料上的褶皱在熨斗下迅变得平整服帖,而那精美的绣花,在他的小心避让下,完好无损。

苏晚和旁边几个妇人都看呆了。

林长河却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熨烫好一件,又拿起另一件,神情专注,动作一丝不苟。昏黄的灯光下,他高大的身影微微弓着,握着熨斗的手稳定有力,侧脸线条在蒸汽氤氲中显得有些模糊。

那一刻,院子里所有的嘈杂声仿佛都远去了。

只剩下熨斗接触布料时出的、沉稳的嗤嗤声,和他均匀的呼吸声。

苏晚站在一旁,看着他那双本该拿枪握斧的手,此刻却稳稳地握着熨斗,替她熨烫着这些关乎她事业生死的衣物,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酸酸胀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弥漫开来。

他没有说一句“我帮你”,却用最实在的行动,为她扫清了后顾之忧。

赵婶子碰了碰苏晚的胳膊,朝她挤挤眼,压低声音笑道:“晚晚,你这可是捡到宝了…长河这娃,看着闷,心里啥都有数…”

苏晚猛地回过神,脸颊有些烫,慌忙低下头去整理丝线,不敢再看那个在灯光蒸汽里沉默忙碌的身影。

十天期限,像一场激烈奔跑的最后冲刺。

终于在第九天深夜,最后一件绣着喜鹊登梅图案的罩衫,在林长河手中那柄新熨斗下,变得平整挺括,完美无瑕。

苏晚将所有的成品一一检查、打包、捆好。整整三大包!摞在桌上,像三座用汗水和时间垒起的小山。

院子里帮忙的妇人们早已领了工钱和奖金,欢天喜地又疲惫不堪地回去了。只剩下满院的狼藉和冰冷的月光。

苏晚瘫坐在椅子上,只觉得浑身像散了架一样,眼皮沉重得几乎抬不起来。但心里,却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和一种虚脱般的轻松。

她转过头,看向一直陪到最后,刚刚收拾好熨斗的林长河。

想说声谢谢,却现言语在此刻如此苍白。

最终,她只是看着他,极其轻声地、带着浓浓的倦意说了一句:

“…弄完了。”

林长河将熨斗放好,转过身。月光照在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目光在那三大包货物上停留了片刻。

然后,他看向几乎要在椅子上睡着的苏晚,点了点头。

“嗯。”

喜欢七零锦绣小农媳请大家收藏:dududu七零锦绣小农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