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结束,在厂区空地上举行了了一个简短的现场会。面对着全厂职工和众多镜头,省领导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高度赞扬了锦绣制造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肯定了其“管理规范、质量过硬、品牌意识强”的做法,特别指出,这就是社队企业(当时对乡镇企业的普遍称谓)展的正确方向,是改革开放政策在基层结出的硕果。
“……锦绣制造厂,为我们全省的社队企业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是当之无愧的‘社队企业先进典型’!”领导洪亮的声音在厂区回荡。
“社队企业先进典型”!
这八个字,如同一声春雷,在每个人耳边炸响。工人们愣了片刻,随即爆出雷鸣般的掌声。赵婶子、张梅这些老员工,激动得热泪盈眶,她们不懂太多大道理,但知道这是了不得的荣誉,是政府对他们这些年辛苦付出的最高肯定。孙卫国等新员工也挺直了腰板,脸上洋溢着自豪。
苏晚站在人群前列,感觉心跳得厉害,一股热流从心底涌向四肢百骸。她侧头看向身边的林长河,他依旧站得笔直,面色平静,但紧抿的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个难以察觉的弧度,眼中闪烁着一种如释重负又充满希望的光芒。
授牌仪式后,更大的实惠接踵而至。
第二天,市工商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负责人主动找上了门,态度与之前判若两人。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审查者,而是热情的服务者。
“苏厂长,林厂长,恭喜啊!被评为省级典型,这可是硬招牌!”工行的信贷科长笑着奉上申请表,“我们银行有政策,对你们这样的先进典型企业,开放专项低息贷款通道,利息优惠,审批从快!”
农村信用社的主任也紧接着表示,可以提供用于购买原材料、扩大再生产的流动资金贷款,并且可以用设备、存货甚至未来的订单收益作为抵押评估,条件极为宽松。
办公室里,苏晚和林长河看着桌上那几份崭新的贷款申请表,恍如隔世。
“长河哥,这……这是真的吗?”苏晚摸着申请表上清晰的铅字,依然有些不敢置信。不久前还求贷无门的困境,转眼间就变成了银行主动上门提供优惠贷款。
“嗯。”林长河重重点头,拿起一份贷款说明仔细看着,“政策,落地了。”
他没有多言,但这两个字,却道尽了一切。这不仅仅是资金的解决,更是一种身份的认可,一种来自宏观层面的、强有力的背书。他们不再是需要遮遮掩掩、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投机倒把者”,而是被国家鼓励、被政策扶持的“先进典型”!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全厂,工人们的干劲空前高涨。下班后,许多人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
“听见没?咱们厂是省里挂号的典型了!”
“以后走出去,腰杆更硬了!”
“银行都求着咱们贷款,这展还能慢了?”
喜悦的气氛也蔓延到了苏晚和林长河那个小小的出租屋。晚上,苏晚特意多炒了两个菜,开了一瓶之前客户送的葡萄酒。
橘黄色的灯光下,两人相对而坐。酒杯碰撞出清脆的响声。
“长河哥,我到现在还觉得像做梦一样。”苏晚抿了一口酒,脸颊微红,眼中闪着光,“好像一夜之间,所有的门都向我们敞开了。”
林长河给她夹了一筷子菜,沉声道:“不是一夜之间。是我们一步步走,走到了政策前头。”
他的话,总是能精准地点破迷思。苏晚怔了怔,随即恍然。是啊,如果不是他们坚持质量,创出品牌,如果不是林长河力排众议建立管理制度,形成了可复制的经验,即使政策春风吹来,他们也可能只是一株普通的小草,无法成为被重点关注的“典型”。
“你说得对。”苏晚感慨道,“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她望向窗外,省城的夜空被灯火映照得泛着微光,“有了这笔贷款,我们明年就可以考虑买下现在租的厂房,还可以再引进两条生产线……外贸局那边透露,开春广交会,我们可以争取一个更好的展位……”
她絮絮地说着对未来的规划,眼神越来越亮。资金的枷锁一旦打破,思想的翅膀便得以尽情翱翔。
林长河安静地听着,不时补充一两点技术或管理上的细节。他看着苏晚因为兴奋而神采飞扬的脸庞,心中充满了平静的满足。他不懂她那些宏大的蓝图,但他愿意做她最坚实的后盾,为她扫清前路的一切障碍,让她可以心无旁骛地去飞翔。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他最后说道,语气是毫无保留的支持,“钱的事,我来盯着。”
窗外,隐约传来远处广播里播放的激昂的乐曲声,那是这个时代特有的、充满希望的音符。凛冬虽至,但政策的春风已经吹过了冰冻的土地,带来了万物复苏的信号。在这间小小的出租屋里,一对普通的夫妻,他们的命运与时代的脉搏紧紧相连,正满怀信心地,准备迎接一个属于奋斗者的、真正的春天。
这春风,不仅送来了“先进典型”的荣誉和宝贵的贷款,更吹散了长期笼罩在心头关于政策不确定的阴霾,注入了一股锐意进取、大干一场的无穷勇气。锦绣制造厂的航船,在经历了内部整顿的风浪后,终于乘上了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鼓满风帆,驶向了更加广阔的蓝海。
喜欢七零锦绣小农媳请大家收藏:dududu七零锦绣小农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