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君臣无夭枉之期 > 第二十七章(第2页)

第二十七章(第2页)

张褚衡下了早朝後,便被召到了御书房内教授沈念。

御书房里不光有沈念,还站着另一个人——狄蚺,张褚衡进来时看见狄蚺,竟也没多震惊,而是面带微笑地行礼:“臣张褚衡参见皇上。”

见张褚衡这样的反应,沈念未免有些惊讶:“爱卿不好奇此人是谁?”

“臣在接下教授皇上的重任前便听镇北候说皇上身边有一高人,而今在御书房看到,若是臣未猜错。”张褚衡擡起头对着沈念笑了笑,“此人应当就是镇北候所说的高人。”

听到镇北候这三字,沈念立刻有了反应:“莫不是镇北候让爱卿接下此事的?”

如同沈念期待的那样,张褚衡点了点头,并未有所隐瞒:“如皇上所想,臣接下此事正是镇北候的指示,若是皇上想召见镇北候,臣可让镇北候教授皇上一日。”

这话说的很明了了,相当于告诉沈念,镇北候派我来的,你不想见镇北候时让我来教你,你想见的时候我就让她教你,反正我就只是一个掩护加替补。

这话正合沈念之意,自然没有理由拒绝,只能面上装作勉为其难地说:“既然如此,朕也没有理由拒绝爱卿的好意了,开始今日的授课吧。”

“自古君王治国理念甚多,皇上可曾想过如今的治国理念?”张褚衡也没有墨迹,直入主题,“天心在民,民亦为君本丶邦本,历朝历代诸多君王执政为民,关注民生,富而後教,得以明了民乃战争之本,国家之本,此乃以民为本。”

张褚衡讲的并不深奥,沈念听的认真,自然也不难理解,还发出了自己的见解:“现今的局势,在爱卿看来,应当持何等理念?”

向张褚衡询问这个,很显然是十分看重张褚衡的能力了,张褚衡自然是有些惶恐:“臣提出的不过是臣所想,若是要使用何等理念,还需皇上定夺。”

很显然,沈念并不在意这些,反而对着张褚衡摆了摆手:“朕又何曾不明白?张爱卿说于朕听便是了。”

既然沈念都这麽说了,张褚衡要是再推辞那就是他的不对了,便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今此等局势,安抚民心,以农为本,讲究民贵君轻是应做的,周王叛乱未定,若是再出现农民叛乱,实属棘手不已。在朝堂之中又应讲究君权至上,震慑群臣,以防范朝堂内再次出现如同林甫那般利益熏天的小人。”

闻言,沈念也是赞同地点了点头,可联想到如今朝堂上的乌烟瘴气,又不免感到有些无力:“如爱卿所言,可如今朝堂上仍是有不良风气,朕不知如何是好啊!”

“臣兴许有一计,不过倒是需要皇上配合。”张褚衡微微一笑,“皇上先不要答应,此事需要委屈一下镇北侯,还请皇上三思。”

一开始听到张褚衡有办法,沈念恨不得立马答应,可在张褚衡提出要委屈一下李晏後,便愣住了,良久才开口:“爱卿先说说你的计划如何。”

这番话说出来,张褚衡一点也不意外,沈念早在还是公主时就因为照顾李晏被弹劾过,可无论如何她也要保着李晏,眼下当了皇帝,对李晏有害的事,自然没那麽容易答应。

但眼下沈念既然主动问了,他也不好不说:“如今朝堂上的大臣在叛军攻城时多数跑的跑躲的躲,虽是新提拔上来的官员,但在此之前也都在朝中任职。”

这话说完,沈念多多少少都听懂了一点,开口询问道:“难不成。。。。。。朝中大臣的弱点便是贪生怕死?”

张褚衡并未否认:“朝中大臣在内心中瞧不起镇北侯,可又因镇北侯的才能以及权力而忌惮,若是利用这点,将朝堂洗一次牌并不难。”

“若是皇上同意,便需要镇北侯战败,背负骂名,朝中那些大臣发觉叛军势大,为保全性命,必定会叛国通敌,若是我们早早安排铁西营暗中监视,此事便极为容易。”张褚衡说这话时也不忘去看沈念的表情,他又何尝不想遇上一位明君,若是沈念因李晏要背负骂名而拒绝,虽然自己理解,但也未免会有些失望,便连忙开口,试图让沈念下定决心,“镇北侯于大普而言乃珍宝,若不是万不得已,臣也万万不会想到用镇北侯来稳住朝堂。镇北侯对皇上忠心耿耿,臣相信镇北侯事後也不会怪罪皇上的。”

这一串话下来,沈念沉默了,她确实舍不得把李晏推出去,可眼下的确只有这一条路能名正言顺的铲除异己,一时间她也拿不准主意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正当张褚衡觉得沈念不会答应,准备告辞时,沈念的声音传来:“朕准了,日後朕若是拜镇北侯为相,还需张爱卿支持。”

张褚衡愣了愣,随後大喜,连忙应下。

作者有话说:

这几天有点事,刚想起来要更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