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她眼中的星河是什么 > 只因这牢中有你(第1页)

只因这牢中有你(第1页)

只因这牢中……有你。

年关的脚步愈发近了,各宫都忙碌着洒扫丶装饰,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喜庆的喧嚣。这日,苏挽霓正指挥着宫人往慈宁宫廊下悬挂新制的琉璃宫灯,忽见太後的贴身女官捧着一个紫檀木匣,步履匆匆而来。

“皇後娘娘,”女官躬身行礼,将木匣呈上,“太後娘娘吩咐,将此物交给您。”

苏挽霓有些疑惑地接过,入手沉甸甸的。她打开匣盖,里面并非预想中的珠宝首饰,而是一套略显陈旧的书册,纸页泛黄,边角磨损,看得出时常被翻阅。最上面一册的封面上,是清秀却有力的字迹——《北巡札记》。

“这是……”苏挽霓擡眼,不解地看向女官。

女官恭敬答道:“太後娘娘说,这是她年轻时随驾北巡所记的一些见闻杂感,闲来无事可翻看解闷。娘娘还说……年节下若觉得前头吵闹,可携此书去後殿暖阁静读。”

苏挽霓心中一动,似乎明白了太後的用意。她轻轻拿起最上面那本《北巡札记》,指尖拂过封面上熟悉的字迹,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密感油然而生。这并非寻常赏赐,而是太後将一段私密的丶不为人知的青春岁月,向她敞开了。

“本宫知道了,替本宫谢过母後。”她压下心头的悸动,温声说道。

是夜,处理完宫务,苏挽霓果然觉得前殿人来人往,喧闹得有些头疼。她想起太後的话,便抱着那只紫檀木匣,独自去了後殿暖阁。

这里与前面的热闹截然不同,炭盆烧得暖融融的,只点了一盏落地宫灯,光线昏黄静谧。苏挽霓在窗边的软榻上坐下,小心翼翼地翻开那本《北巡札记》。

开篇并非什麽锦绣文章,只是平淡地记录着某日啓程,某日宿于何处,沿途见了怎样的风光。太後的笔触简洁而生动,描绘着塞外长河的壮阔,荒漠孤烟的苍凉,还有部落民族的奇异风俗。字里行间,能窥见一个年轻女子对广阔天地的惊奇与向往,那是久居深宫之人难得的情感流露。

苏挽霓读得入了神,仿佛随着这墨迹,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个她不曾见过的丶鲜活的丶带着些许野性与自由的太後。

“……今日途经一片白桦林,秋叶如金,绚烂夺目。暂歇时,避随从,独入林深处。脚踏落叶,沙沙作响,恍若天地间只馀我一人。忽见一鹿,通体雪白,立于林间溪畔,回眸一顾,眼神澄澈如琉璃,竟不惧人。对视片刻,它悠然离去,吾心久久悸动,若有所悟。帝王仪仗,富贵荣华,有时竟不如林中一鹿自在……”

读到此处,苏挽霓指尖微微发颤。她几乎能想象出那个画面,那个挣脱了宫廷束缚丶在自然中感受到片刻纯粹自我的年轻女子。这段心事,太後想必从未对任何人言说,却在此刻,通过这陈旧的书页,传递给了她。

她继续往下翻,在一页记录当地民歌的间隙,发现了一幅用细笔勾勒的简图——是一只回眸的白鹿,笔法虽简,神韵却十足。旁边还有一行更小的字:“此间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苏挽霓的心被一种巨大的酸软情绪填满。她仿佛触摸到了太後灵魂中最柔软丶最不设防的一角。

不知过了多久,身後传来极轻的脚步声。一件带着体温的厚毯子轻轻披在了她的肩上。

“就知道你在这里。”太後的声音在头顶响起,温柔得像这暖阁里的空气。

苏挽霓合上书,擡起头,眼中还带着未散去的动容水光:“母後……”

太後在她身边坐下,目光落在她膝上的书册,了然地笑了笑:“都是些陈年旧事,胡乱写的,没什麽看头。”

“不,”苏挽霓用力摇头,将书册紧紧抱在胸前,像是抱着什麽稀世珍宝,“很好看。臣妾……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母後。”

太後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眼中泛起复杂的波澜。她伸手,轻轻抚过书册粗糙的封面,低声道:“年少时,总觉得天地广阔,心有不甘。如今回头再看,或许所有的轨迹,都是为了引我走向你。”

这话语里的情意太重,苏挽霓只觉得鼻尖发酸。她放下书,转过身,面对面地看着太後,烛光在她眼中跳跃:“那母後……可曾後悔?”

“後悔?”太後轻轻摇头,指尖拂过苏挽霓的眼角,拭去那一点湿意,“若未曾经历过那些天地广阔,或许便不会懂得,眼前这一方暖阁,一人心,才是真正的归宿。”

她拿起那本《北巡札记》,随意翻到画着白鹿的那一页,语气带着一种释然的平静:“你看这鹿,追求自在,是它的天性。而哀家如今,甘愿画地为牢,只因这牢中……有你。”

“母後!”苏挽霓再也忍不住,投入她怀中,泪水浸湿了她衣襟。这一次,不再是感怀,而是彻底的心安与归属。

太後拥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如同安抚,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嗅着她发间清雅的香气。

窗外,前殿隐约传来宫人试演岁末乐曲的丝竹声,隐隐约约,恍如隔世。而暖阁内,只有书页泛黄的独特气味,炭火偶尔噼啪的轻响,以及彼此交融的呼吸和心跳。

岁月沉淀下的,不只是泛黄的书页,还有这历经千帆後,愈发醇厚深沉丶彼此交付的真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