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在上海有个女儿英语 > 第3章 两家灯火(第3页)

第3章 两家灯火(第3页)

“这个给你,”她塞给肖霄一个小布包,声音还带着哭腔,“我昨晚偷偷织的。”

肖霄打开一看,是一副毛线手套,针脚细密,看得出来织得很用心。

“谢谢你,”他感动地说,“可是你哪来的毛线?”

苏晨低下头:“把我的一条旧围巾拆了妈妈不知道。”

肖霄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他知道苏晨很喜欢那条粉色的围巾,是她父亲生前送她的生日礼物。

“你不该这样的”他喃喃道。

苏晨抬起头,眼中含泪:“你要好好的不管到哪里,都要坚持画画。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很好的画家。”

肖霄郑重地点头:“我也会等你成为老师的那一天。”

两人站在晨雾中,相顾无言,却有千言万语在目光中交汇。

就在这时,苏家的门突然开了。苏母站在门口,脸色铁青:“晨晨!回来!”

苏晨吓了一跳,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下头。肖霄下意识地把手套藏到身后。

苏母快步走过来,一把拉过女儿,对肖霄冷冷地说:“以后不要来找我们家晨晨了。你要走了,别耽误她的前途。”

肖霄的脸一下子白了,但还是保持礼貌:“苏阿姨,我只是”

“只是什么?”苏母打断他,“你们年轻人不懂事,不知道轻重!现在什么形势你不知道吗?还要连累我们晨晨?”

“妈!”苏晨忍不住抗议,“肖霄没有连累我!”

“闭嘴!”苏母厉声喝道,“回家去!”

苏晨被母亲强行拉回家中,临关门时,她回头看了肖霄一眼,那眼神充满了无奈和悲伤。

肖霄站在原地,手中的手套突然变得沉重无比。他明白苏母的担忧,但心里还是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家弄堂,肖霄看见父亲正在门口和几个邻居说话。众人看见他,突然停止了交谈,眼神有些躲闪。

肖父对儿子点点头:“回来了?回家吃饭吧。”

饭桌上,肖母做了一锅菜粥,罕见地加了点虾皮提鲜。但谁都没有胃口。

“刚才街道来通知了,”肖父打破沉默,“下周一下午开欢送会,你要准备一下言。”

肖霄愣了一下:“言?说什么?”

“就说些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的话。”肖父语气平淡,“我已经帮你拟了个稿子,吃完饭你看看。”

肖母补充道:“还要给你准备一身新衣服。欢送会上要照相的,不能太寒酸。”

肖霄食不知味地喝着粥,突然问:“爸,苏教授以前是不是研究古生物的?”

肖父愣了一下,点点头:“是啊,他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专家。怎么突然问这个?”

“没什么,”肖霄低下头,“就是突然想起来。”

饭后,肖父真的拿出一张写满字的纸:“这是言稿,你抄一遍,背下来。记住,在会上不要自己挥,就按稿子说。”

肖霄接过稿子,上面工整地写着:“敬爱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辉指引下,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自愿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为建设祖国北大荒贡献青春和力量”

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套话,但肖霄明白必须这么说。

下午,肖母真的带肖霄去合作社买布做新衣服。路上遇到几个邻居,都客气地打招呼,但眼神复杂。

“听说霄霄要去北大荒了?真有出息!”

“这一去几年能回来啊?”

“那边冷得很,多带点厚衣服”

肖母一一应着,脸上挂着勉强的笑容。

在合作社,肖母精心挑选着一块蓝色的确良布,盘算着能省下多少布票。就在这时,她们遇见了也来买东西的苏母和苏晨。

气氛一时尴尬。肖母先开口:“苏阿姨也来买东西啊?”

苏母点点头,表情不太自然:“是啊,给晨晨买点毛线,织件新毛衣。”

肖母看了一眼低着头的苏晨,善意地说:“晨晨真是越来越水灵了。将来一定有出息。”

苏母扯扯嘴角:“希望吧。总不能像有些人那样,一辈子没出息。”

这话明显是针对肖霄的。肖母脸色一变,但还是保持礼貌:“那我们就不打扰了,还要去买别的东西。”

等走远了,肖母才低声对儿子说:“别往心里去。苏阿姨也不容易,一个人带大孩子,总希望女儿过得好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