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在上海有个女儿英文 > 第2章 画梦年华(第2页)

第2章 画梦年华(第2页)

苏晨沉默了。她知道肖霄说的是实情,如今上大学靠的不是成绩,而是出身和推荐。

“不过我不会放弃的,”肖霄的声音突然坚定起来,“就算不能上大学,我也会一直画下去。美是不会消失的,就像这外白渡桥,经历了战争、革命,还是屹立在这里。”

苏晨被他的话感动,轻声说:“那我想当老师,像我爸爸那样。不是现在的那种政治老师,是真正教知识的老师。”

“你一定能行,”肖霄肯定地说,“你那么聪明,又耐心。将来肯定是个好老师。”

两人相视而笑,阳光洒在年轻的脸庞上,充满了希望。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打断了这宁静的时刻。一个戴着红袖章的中年男子朝他们走来,面色严肃。

“你们在这里干什么?”男子打量着肖霄的画板和他的穿着。

肖霄心里一紧,下意识侧身挡住画板,“我们在写生,练习画画。”

男子绕过肖霄,看向画板上的外白渡桥素描,眉头皱得更紧了,“画这个干什么?有什么目的?”

苏晨紧张地站起来,“我们就是学生,练习素描技巧。没、没有目的。”

男子怀疑地看着他们,“学生?哪个学校的?有学生证吗?”

肖霄和苏晨对视一眼,心里都暗道不好。今天为了轻便,他们都没带学生证。

“我们是市三中学的,”肖霄尽量镇定地说,“今天休息,出来写生,没带证件。”

男子冷笑一声,“市三中学?我怎么没听说市三中学还教资产阶级的写生课?我看你们是在这里搞特务活动,画地形图吧!”

“不是的!”苏晨急得脸都白了,“我们就是画着玩”

肖霄护在苏晨身前,大脑飞运转。他知道这种情况下越解释越可疑,必须想办法脱身。

“同志,您误会了,”他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我父亲是光明中学的数学教师肖远山,您可能听说过。我只是喜欢画画,没有别的意思。”

听到肖父的名字,男子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光明中学在这一带小有名气,肖远山也确实是个受尊敬的教育工作者。

“肖老师的儿子?”男子将信将疑,“那你为什么画外白渡桥?这种殖民时期留下的建筑,有什么好画的?”

肖霄急中生智:“我们学校正在筹备‘歌颂社会主义新成就’的画展,我想画一组新旧对比的作品,表现上海的变化。外白渡桥是旧时代的象征,我准备在对面画上新建的工人文化宫,形成鲜明对比。”

这番说辞编得合情合理,男子的疑虑消了大半。他点点头:“有这个想法是好的,但要注意立场。画画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不能单纯追求艺术效果。”

“是是是,您说得对。”肖霄连连点头。

男子又教训了几句,终于背着手走了。肖霄和苏晨长舒一口气,现手心都是冷汗。

“好险,”苏晨后怕地说,“差点惹上大麻烦。”

肖霄看着画板上完成一半的素描,突然感到一阵沮丧。他只是想画一幅画,却要编造这么多理由来解释。

“我们走吧,”他收起画具,“这里不安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人收拾好东西,沿着苏州河往回走。气氛有些沉闷,刚才的惊险让他们都心有余悸。

走到河南路桥附近,肖霄突然停下脚步,“你看那边。”

苏晨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桥墩下的阴影里,坐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面前摆着几个小雕塑,正在用简陋的工具雕刻着什么。

“那是什么?”苏晨好奇地问。

肖霄眼睛亮,“好像是泥人。走,去看看。”

老人看上去七十多岁,满脸皱纹,手指粗糙却灵活。他面前的破布上摆着几个已经完成的泥塑,有农民扛锄头的形象,有工人抡大锤的造型,甚至还有一个穿着军装挥手致意的毛主席像。虽然材料简陋,但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老伯伯,这是您捏的吗?”肖霄蹲下来,感兴趣地问。

老人抬起头,混浊的眼睛打量了一下两个年轻人,点点头:“闲着没事,捏着玩。”

肖霄拿起一个农民形象的泥人,仔细端详,“捏得真好,神态活灵活现的。”

老人笑了笑,露出稀疏的牙齿,“小伙子懂行?现在年轻人都不待见这个喽。”

“我喜欢画画,”肖霄说,“我觉得您这手艺很棒。”

老人摇摇头,“老玩意了,不上台面。现在都讲究为革命服务,我这也是顺应形势。”他指了指那几个工农兵形象的泥塑。

苏晨轻声问:“老伯伯,您只会捏这些吗?”

老人神秘地笑笑,从身后的破布袋里小心地掏出一个小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几个完全不同风格的泥塑——一个正在梳妆的古装美人,一个骑着水牛的牧童,还有一个长袖飘飘的京剧人物。

“这些才是我拿手的,”老人压低声音,“但现在不敢拿出来喽,说是封建残余。”

肖霄和苏晨看得目瞪口呆。这些泥塑不仅造型精美,连衣服的褶皱、人物的表情都刻画得细致入微,堪称艺术品。

“太美了,”肖霄由衷赞叹,“您应该教徒弟,把这手艺传下去。”

老人苦笑,“现在谁学这个?吃不饱饭的玩意。我儿子说这是四旧,逼我把模具都砸了。这些是偷偷藏的。”

气氛一时有些沉重。肖霄突然从背包里拿出画夹,翻到今早画的外白渡桥素描,“老伯伯,您看这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