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在上海的女人心 > 第7章 秘密告别(第3页)

第7章 秘密告别(第3页)

“醒了?”肖母强颜欢笑,“今天吃面条,长长久久,一路平安。”

肖霄点点头,坐下吃面。面条热气腾腾,上面卧着一个金黄的荷包蛋。他知道,这可能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最后一顿家里的饭菜了。

饭后,肖父严肃地对儿子说:“霄霄,出去后说话做事都要格外小心。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记住了吗?”

肖霄郑重地点头:“记住了,爸。”

肖母一边织毛裤,一边絮絮叨叨地嘱咐:“东北冷,要注意保暖。吃饭要按时,别饿着。常写信回来,别让爸妈担心”

肖霄一一应着,心中酸楚。他知道父母的嘱咐背后,是深深的不舍和担忧。

上午,李卫东来找肖霄,兴奋地讨论着行程。“听说我们坐火车去,要三天三夜呢!我还从来没坐过那么久的火车!”

肖霄被他的热情感染,暂时忘记了离愁别绪。两人一起检查行装,李卫东老道地给出建议:“重的东西放下面,轻的放上面。常用的放外面,不常用的放里面”

中午,肖母做了一顿相对丰盛的午餐:红烧肉、炒青菜、西红柿鸡蛋汤。但谁都没有胃口,饭菜剩了大半。

下午,街道来人检查行装。这次来的不是赵主任,而是一个年轻的干事,态度和蔼许多。“都准备好了?不错不错。明天早上七点集合,别忘了。”

干事走后,肖家的气氛更加凝重。离别的时刻越来越近,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却都不愿说破。

傍晚,肖霄一个人爬上阁楼,想最后看看这个他生活了十七年的地方。夕阳透过小窗照进来,将房间染成金黄色。墙上的素描、窗外的老槐树、吱呀作响的木楼梯这一切明天都将成为回忆。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小木箱。里面是他从小到大的宝贝:弹珠、邮票、小人书还有那个藏着苏晨头的布包。他小心地将布包放进贴身口袋,然后将木箱推回床底。

楼下传来母亲呼唤吃饭的声音。肖霄深吸一口气,走下楼梯。这将是他在家的最后一顿晚餐了。

饭桌上,肖母不停地给儿子夹菜,眼睛红红的,却强忍着不哭出来。肖父则一反常态地多话,讲着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和见解。

饭后,一家人早早歇息。肖霄躺在床上,听着父母在楼下低声交谈,久久无法入睡。午夜时分,他悄悄爬下阁楼,想再看父母一眼。

父母的房门虚掩着,肖霄从门缝中看见母亲正对着他的照片哭泣,父亲在一旁轻声安慰。他的心中一阵刺痛,悄悄退回阁楼。

那一夜,他几乎没睡,只是躺在床上,听着弄堂里的更声,数着离别的时刻。胸前的鸡心吊坠和口袋里的照片成了他唯一的慰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快亮时,他做了一个决定:无论前路如何艰难,他都要活下去,要回来,要履行对苏晨的承诺。

晨光微熹,弄堂里开始有了动静。肖霄坐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小小的阁楼间。然后,他深吸一口气,爬下楼梯,迎接命运的挑战。

楼下,父母已经起床。肖母做了简单的早餐,眼睛肿得像核桃。肖父默默检查着行装,表情凝重。

吃完早餐,离别的时刻终于到来。弄堂外传来喧哗声和锣鼓声——欢送的人群已经到了。

肖母终于忍不住,抱住儿子失声痛哭。肖父红着眼圈,用力拍拍儿子的肩膀:“保重身体,常写信回来。”

肖霄点点头,背起行囊,提起箱子。他最后看了一眼苏晨家的方向,窗帘紧闭,但他知道,她一定在背后注视着自己。

走出家门,欢送的人群立刻围了上来。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肖霄被簇拥着走向集合点,回头望了一眼生活了十七年的弄堂,心中充满不舍和迷茫。

就在队伍要拐出弄堂时,他突然看见福佑里口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苏晨挣脱母亲的手,冲出人群,塞给他一个小布包。

“这个给你!”她气喘吁吁地说,眼中含泪,“路上用!”

红卫兵们立即围上来,隔开了他们。肖霄只来得及握了一下她的手,就被推着向前走。

他回头望去,看见苏晨被母亲拉回人群,但她依然踮着脚尖,努力望着他的方向。

直到拐过街角,再也看不到弄堂,肖霄才打开那个小布包。里面是一副手织的手套,和一张小纸条。

纸条上工整地写着一行字:“不管时代怎么变,都要在一起。我等你。——晨”

肖霄握紧手套,感觉它像一团火,温暖了他冰凉的手,也温暖了他迷茫的心。

汽车启动的那一刻,他最后望了一眼上海的天空。他知道,无论前路如何艰难,他都会坚守那个约定。

因为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里,有些承诺,值得用一生去等待和守护。

喜欢我在上海有个女儿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上海有个女儿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