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在上海的女人 > 第36章 隔离审查(第1页)

第36章 隔离审查(第1页)

北国的冬天来得又早又猛,才十一月初,大地就已经披上了一层银装。清晨,肖霄呵着白气,踩着厚厚的积雪向生产队办公室走去。今天是公布最终推荐名单的日子,他的心情既期待又忐忑。

自从上次谣言风波平息后,肖霄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安心等待结果了。李卫东和李红梅为他奔走正名,副书记也明确表示相信他的清白。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一面展。

然而,当他推开办公室的门时,立刻感觉到气氛不对。副书记和生产队长老王头都在,还有两个穿着中山装、面色严肃的陌生人。办公室里烟雾缭绕,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蒂。

“肖霄同志,请坐。”副书记的声音比往常更加低沉,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肖霄的心猛地一沉。他依言坐下,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

其中一个陌生人打开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肖霄同志,我们接到群众举报,反映你在知青期间存在严重的思想问题和作风问题。根据上级指示,现在对你进行隔离审查。”

“隔离审查”四个字像重锤一样砸在肖霄心上。他感到一阵眩晕,几乎要从椅子上滑下去。

“这这是误会”肖霄艰难地说,“之前的谣言已经澄清了,副书记可以证明”

副书记避开了他的目光,低头看着桌上的文件。另一个陌生人冷冷地开口:“这次不是关于那些男女关系的问题。有人举报你经常私下表反动言论,对党的政策不满,还有崇洋媚外的倾向。”

肖霄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这是诬陷!我从来没有”

“有没有,审查了就知道。”陌生人打断他,“从现在开始,你暂停一切工作,配合调查。在审查期间,不得与任何人接触,包括其他知青。”

肖霄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他没想到对方的手段如此狠毒,竟然用政治问题来陷害他。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指控足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副书记,您知道我是清白的”肖霄试图做最后的努力。

副书记叹了口气:“肖霄啊,组织上也是按程序办事。只要你没问题,审查清楚了自然会还你清白。”

两个陌生人站起身:“请跟我们来吧。”

肖霄机械地跟着他们走出办公室,大脑一片空白。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雪花扑打在他的脸上,冰冷刺骨,却远不及他心中的寒意。

他被带到了公社的一间闲置办公室,这里已经被临时改造成了审查室。房间里除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外空无一物,窗户上钉着木板,只留下几条缝隙透进些许光线。

“在这里等着,会有人来跟你谈话。”陌生人说完,锁上门离开了。

肖霄独自坐在冰冷的房间里,听着门外落锁的声音,感觉自己就像坠入了一个无尽的噩梦。隔离审查——这意味着他失去了所有自由,无法与外界联系,无法为自己辩护,只能被动地接受审问。

他不知道坐了多久,直到门再次打开,另一个陌生人端着笔录本走进来。这人四十多岁,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看起来像个文弱书生,但眼神却锐利如刀。

“肖霄同志,我姓张,负责你的案子。”他开门见山,“有人举报你经常私下表对党的政策不满的言论,比如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有抵触情绪。你怎么解释?”

肖霄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张同志,我坚决拥护党的各项政策。上山下乡是伟大领袖的号召,我们知识青年应该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从来没有抵触情绪,更不会表不满言论。”

张同志记录着什么,头也不抬:“那你怎么解释有人说你经常私下抱怨农村生活艰苦,怀念上海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怀念家乡是人之常情,但这不代表我对农村生活有抵触。”肖霄谨慎地回答,“我在农村这两年多,一直努力向贫下中农学习,积极参加劳动。这些生产队都有记录可以查证。”

审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一个比一个刁钻。肖霄感到身心俱疲,但始终保持着冷静和理智,一一驳斥那些不实指控。

最后,张同志合上笔录本:“今天就到这里。你好好想想,有什么要交代的随时可以找我们。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

门再次被锁上,房间里又只剩下肖霄一个人。他瘫坐在椅子上,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和绝望。

对方的手段太毒辣了。男女关系问题还可以找证人澄清,但这种思想问题的指控却很难自证清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旦被贴上“思想有问题”的标签,基本上就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终结。

更让他担心的是,隔离审查期间,他完全与外界隔绝,无法知道李卫东和李红梅是否在为他奔走,也不知道副书记的态度是否生了变化。他就像被困在孤岛上,四周是茫茫大海,看不到任何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晚降临,房间里一片漆黑,只有从窗户缝隙透进的些许月光。肖霄蜷缩在椅子上,又冷又饿,但更难受的是心中的煎熬。

他想起了远在上海的苏晨和晓梦。如果这次真的被定罪,不仅上大学的机会泡汤,很可能还会被扣上各种帽子,甚至影响到回城。到时候,他还有什么脸面去见苏晨和女儿?

“晨晨,晓梦”他喃喃自语,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我对不起你们”

就在肖霄陷入绝望之时,外面的世界也在生着变化。

李卫东得知肖霄被隔离审查的消息后,立刻去找副书记理论,却被警卫挡在了门外。

“副书记吩咐了,审查期间任何人不得打扰。”警卫冷冰冰地说。

李卫东气得浑身抖,但又无可奈何。他转而去找老王头,希望生产队长能出面说情。

老王头蹲在门槛上抽着旱烟,眉头紧锁:“卫东啊,不是我不帮忙。这次是上面直接来的人,俺们也说不上话啊。”

“可是队长,您知道肖霄是清白的!那些都是诬陷!”李卫东急切地说。

老王头叹了口气:“俺知道有啥用?得审查组相信才行。这次的事情不简单,听说举报材料很,还有。”

“物证?”李卫东愣住了,“什么物证?”

老王头摇摇头,不再多说。李卫东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对方既然准备了“物证”,说明这场阴谋策划已久,绝不是临时起意。

与此同时,李红梅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想去公社打听情况,却被王建军的跟班刘二狗拦住了。

“红梅同志,我劝你还是明哲保身吧。”刘二狗阴阳怪气地说,“肖霄这次的问题很严重,你要是再掺和进去,小心把自己也搭进去。”

李红梅气得脸色白:“你们这是诬陷!肖霄是清白的!”

刘二狗嗤笑一声:“清白?等审查结果出来就知道了。我要是你,就乖乖等着,别再多管闲事。”

更让李红梅担心的是,她听说审查组正在挨个找知青谈话,显然是想要搜集更多对肖霄不利的“证据”。

果然,第二天,李红梅也被叫去谈话了。

审问她的还是那个戴眼镜的张同志,但问题更加直接和尖锐:“李红梅同志,我们了解到你和肖霄关系比较密切。你是否听他说过什么不满言论?或者见过他有什么可疑行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