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在上海的女人和故 > 第3章 两家灯火(第2页)

第3章 两家灯火(第2页)

苏母看她这副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我跟你说话呢!听见没有?别整天跟肖家那小子混在一起,他们家能给你什么?听说肖霄都要去黑龙江了,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苏晨猛地抬头,眼中含泪:“妈!肖霄是因为”

“因为什么?”苏母打断她,“因为他家没关系没门路!要是像陈主任这样有能耐的家长,孩子能送去那么远的地方?”

“肖叔叔是老师,是知识分子!”苏晨争辩道。

“知识分子?”苏母冷笑一声,“现在知识分子是最不值钱的!你爸爸倒是知识分子,结果呢?”她突然哽住,眼圈红了,“要不是你爸爸走得早,我们娘俩何至于看人脸色过日子”

苏晨见母亲伤心,心软下来,递过手帕:“妈,别难过了。我知道你是为我好。”

苏母擦擦眼角,语气缓和了些:“晨晨,妈是为你好。这世道,女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找个好依靠。陈主任家有权有势,国平那孩子我看着也不错,虽然比你大几岁,但知道疼人。你要是跟了他,将来就不用吃苦了。”

苏晨沉默不语。她见过陈国平几次,那人总是梳着油光水滑的分头,穿着当时少有的的确良衬衫,手腕上还戴着明晃晃的手表。但他看人的眼神让苏晨不舒服,总像是在打量一件商品。

“我听说陈国平之前谈过好几个对象,都吹了。”苏晨小声说。

苏母不以为然:“那怎么了?说明他眼光高!要不是你长得俊,又是高中生,人家还看不上呢!”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苏母赶紧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打开门,脸上立刻堆起笑容:“哟,赵阿姨啊,快请进请进。”

来人是街道居委会的赵主任,五十多岁,梳着齐耳短,胳膊上戴着红袖章,一脸严肃。

“吃饭呢?”赵主任扫了一眼饭桌,目光在红烧肉上停留了一瞬,“生活不错啊。”

苏母连忙说:“哪里哪里,就偶尔改善改善。赵主任吃过了吗?要不一起吃点?”

赵主任摆摆手:“不用了,我刚从王家出来。听说你们家苏晨和肖家那小子走得很近?”

苏母脸色一变,急忙解释:“没有的事!就是普通邻居,小时候一起玩过,现在都不怎么来往了。”

赵主任意味深长地看了苏晨一眼:“最好是这样。肖家那小子马上就要去黑龙江了,这时候扯上关系不好。你们家情况特殊,更要注意影响。”

苏母连连点头:“是是是,我们一定注意。晨晨最近都在家温习功课,很少出门。”

赵主任又环视了一下房间,目光落在墙上的书法作品上:“这些字画”

苏母心领神会:“都是苏晨爸爸生前写的毛主席诗词,我们留着时刻学习呢。”

赵主任点点头:“那就好。现在形势紧张,马上就要有一批新运动了,你们家要格外注意。特别是苏晨,年轻女孩子,容易被人带偏。”

送走赵主任,苏母关上门,长舒一口气,转身对女儿说:“听见没有?以后少跟肖家来往!别惹祸上身!”

苏晨咬着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夜深了,两个家庭的灯火相继熄灭,但谁都没有真正入睡。

肖家阁楼上,肖霄借着月光悄悄整理行装。他把几支最珍贵的铅笔和一个小素描本藏在箱子最底层,上面盖上衣服。然后又从枕头下拿出那本西洋画册,摩挲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不带去。太危险了,万一被现,后果不堪设想。

他轻轻爬下阁楼,想把画册藏到厨房的煤堆里,却看见父母房间还亮着微弱的灯光。门虚掩着,传来低低的交谈声。

“这些全国粮票都给他带上吧,我再想办法换点。”是肖母的声音。

“把我这件毛衣也拆了,毛线给他织件新的。东北冷,他那点衣服不够。”肖父说。

“可是你就这一件好毛衣”

“我在家冻不着。孩子要紧。”

肖霄站在门外,鼻子酸。他悄悄退回阁楼,决定明天一早就告诉父母,他什么都不多带,不能因为自己让家人受苦。

与此同时,苏家卧室里,苏晨也辗转难眠。她听见母亲在隔壁床上叹息,知道母亲也没睡着。

“妈,”她轻声唤道,“你睡了吗?”

苏母翻了个身:“没呢。怎么了?”

“肖霄他一定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吗?有没有办法”

苏母打断她:“能有什么办法?这是上面的决定!你别胡思乱想了,赶紧睡吧。”

苏晨沉默了一会儿,又说:“那本代数习题集,我能不能”

“不能!”苏母斩钉截铁,“明天我就把那些书都处理了!赵主任今天来的意思你还没明白吗?咱们家经不起任何风波了!”

苏晨把脸埋进枕头里,无声地流泪。她想起白天和肖霄在图书馆看的那些画,想起他们共同的梦想,感觉一切都在离她远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肖霄就起床了。他轻手轻脚地走出家门,想到外面透透气。

弄堂里静悄悄的,只有几个老人在晨练。他不知不觉走到福佑里口,下意识地望向苏晨家的窗户。

令他惊讶的是,苏晨竟然已经站在楼下角落里,像是在等什么人。看见肖霄,她快步走过来,眼睛红肿,显然一夜没睡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