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女孩在上海 > 第3章 弄潮初试(第2页)

第3章 弄潮初试(第2页)

肖霄的血液热了起来。电子表!这正是李卫东之前提过的东西!他知道这玩意儿在年轻人中有多抢手!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机会,一个能快积累资金的机会!

“敢!”肖霄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地回答,“周先生,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用心做,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好!”周继先满意地笑了,“我就喜欢你这种爽快劲。不过,有几点规矩要记住。第一,安全第一,任何时候,人比货重要。第二,账目要清,一分一厘都不能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嘴巴要紧,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明白吗?”

“明白!”肖霄重重点头。

“那行,明天这个时候,你再来一趟。我让你见个人,他会把第一批货给你,也会教你些基本的门道。”周继先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推到他面前,“这里面是两百块钱,算是预支给你的活动经费。置办身像样的行头,总不能穿着工作服去谈生意。剩下的,吃饭坐车,打点关系,都需要钱。”

肖霄看着那厚厚的信封,喉咙有些紧。两百块!这几乎相当于他打零工两三个月的收入!周继先的信任和大气,让他深受震动。

“周先生,这……这太多了……”他有些迟疑。

“拿着。”周继先语气不容拒绝,“要想赚钱,先得学会怎么花钱。记住,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一个扛大包的了,你是个生意人。形象,有时候就是本钱。”

肖霄不再推辞,郑重地接过信封,深深地向周继先鞠了一躬:“周先生,大恩不言谢。我肖霄,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离开周氏办事处,走在冬日的阳光下,肖霄感觉自己的脚步从未如此轻快过,胸膛里憋着一股想要呐喊的冲动。希望,像一粒深埋已久的种子,终于破开了坚硬冰冷的地壳,感受到了第一缕温暖的阳光。

他立刻去找了李卫东。当他把那厚厚的信封拍在桌上,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李卫东时,李卫东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猛地一拍大腿:“我操!霄子!你他妈走大运了!周继先!那可是个人物啊!听说早年跑船出身,门路野得很!这下咱们了!”

“不另说,这是个机会!”肖霄压抑着兴奋,压低声音,“卫东,周先生让我一个人做,但咱们是兄弟,有财一起!你门路活,认识的人多,销货的事情,你得帮我!”

“这还用说!”李卫东兴奋地搓着手,“包在我身上!那些工厂里的小年轻,百货公司的售货员,街面上的兄弟,哪个不想弄点新鲜玩意儿?电子表?保证抢破头!”

接下来的几天,肖霄的生活节奏彻底改变了。他辞掉了零工,按照周继先的指点,用那笔钱买了两套像样的的确良中山装和一双皮鞋,整个人形象焕然一新,虽然眉宇间的风霜依旧,但精气神完全不同了。

他见到了周继先指定的联系人——一个沉默寡言、被称为“老周”(并非周继先亲戚,只是同姓)的中年男人。老周像个幽灵一样,在约定时间出现在约定地点,将一个沉甸甸的黑色人造革提包交给他,里面是整整一百块液晶电子表,各式各样,闪着廉价的金属光泽。

老周话不多,只交代了最低出货价和注意事项,以及下次接货的时间地点,便迅消失在人流中。

肖霄和李卫东开始了他们的“商业冒险”。李卫东负责联系下家,肖霄则负责谈判和交易。他们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在公园的长椅、电影院散场后的人群、工厂的后门、甚至行驶的公交车上,完成着一笔笔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动作迅,言语简洁。

过程远比想象中刺激和艰难。要时刻警惕周围是否有“打办”(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要和下家斗智斗勇,防止被黑吃黑;要计算成本利润,一分一厘都要抠;要忍受漫长的等待和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收益也是惊人的。一块进价十几元的电子表,转手就能卖到三十甚至四十元!利润远远过扛大包!短短一个星期,第一批一百块电子表就销售一空。刨去给李卫东的分成和必要的打点花费,肖霄净赚了近一千五百元!

当他拿着那厚厚一沓十元大钞,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几乎是一个普通工人两三年的工资!钱,原来可以这样赚!

他没有挥霍,而是仔细地将大部分钱收好,只留下少量作为周转资金和改善一下家里的伙食——他给母亲买了条新围巾,给父亲买了瓶好酒。看着父母惊讶又欣慰的眼神,他心中百感交集。

然而,生意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他们在一个街心公园交易时,差点被联防队盯上,幸亏李卫东机警,拉着肖霄钻进了复杂的弄堂才得以脱身,惊出一身冷汗。还有一次,一个下家拿走了十块表,却迟迟不肯结账,最后还是李卫东带着几个兄弟“友好”地拜访了一下,才把货款追了回来。

这些经历,让肖霄迅成长。他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计算风险,学会了在关键时刻果决狠厉。周继先偶尔会叫他去办事处,并不多问生意细节,只是看似随意地聊些天南海北的见闻、人情世故的道理,但每一句话,都让肖霄觉得受益匪浅,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他的穿着打扮越来越像一个“生意人”,眼神里的迷茫和绝望逐渐被一种忙碌的精明和沉淀下来的坚毅所取代。他依旧每天都在寻找苏晨的线索,李卫东也动用着新建立起来的“关系网”四处打听,但进展缓慢。那个穿着藏蓝色呢子外套的身影和那个红色的小棉袄,似乎真的融化在了这座城市的茫茫人海之中。

但这一次,肖霄没有再陷入绝望。因为他知道,他正在积累力量,正在编织网络,正在一步一步地,朝着那个目标艰难而坚定地靠近。商海的初试,虽然充满了未知和风险,却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底气。

黄浦江的迷雾依旧浓重,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在岸边茫然四顾的孤零零的旅人。他造好了一艘小船,虽然简陋,却已经扬起了风帆,开始朝着迷雾深处,奋力划去。

喜欢我在上海有个女儿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上海有个女儿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