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也不会因为亩产四百而欢呼。
王铁山苦笑一声:“你想多了。是斤。”
钱沱沱声音不自觉提高了些:“你说什么?斤?亩产?!”
对方重重点头:“对,就是亩产。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么高兴了吧!”
这次收获比去年多了足足十倍,十倍啊!
“不,不是,怎么才斤啊。”
钱沱沱难以想象这么低的产量,怎么养活人。
“因素很多。一是种子,战乱让大家都没有什么良种,甚至连种子都没有。要么是被鬼子、鬼子抢走当粮食,要么为了活命,不得不把种粮吃掉。”
王铁山是农民的儿子,知道种地的苦。
钱沱沱提供的种子,是在商城里买的良种。
抗旱,抗伏、抗病、抗虫性极好。
再加上有她提供的化肥,第一批春小麦虽然因为土地、天气原因,亩产还是达到四百斤。
“卫冉同志,你活人无数啊!”
王铁山声音哽咽,他爷他奶就是活活饿死的。
临死前,想吃一口白面都没能满足。
就一口白面!都满足不了!
钱沱沱后退一步,那手摇得跟钱多多用力甩尾巴一样:“不不不,不是我的功劳,是大家的功劳!我就是动嘴而已!”
王铁山抹去眼角的泪,没再说什么继续去割麦。
山上山下加起来两百亩的麦子,这不是小麦,是让人活下去的希望呀!
晚上,钱沱沱吃上了……不怎么香喷喷的麦饭。
麦饭,不是小麦磨成粉做成的馒头啥的,就是直接煮。
这可不是故意折腾她,而是和她分享丰收喜悦。
有什么能在收获当天,就能吃上麦饭让人高兴呢?
麦粒粗糙,夹着青涩的生味,可她一口一口吃得认真。
“唉,明天我就出了,看不到收山药蛋和大豆。”
还有玉米。
那时候大家应该会笑得和今天一样开心。
次日,收拾妥当的钱沱沱,带着她的警卫排,和文常告别出前往太行第一站:三八六旅主力部队所在的阳全。
这是钱沱沱来这里后去得最远的地方。
途中要经过鬼子包围封锁圈,以及晋绥军地盘、中央军地盘。
不过一路很顺利。
顺利到让钱沱沱都觉得不真实。
鬼子据点少了!
一路上也没有看到多少炮楼、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