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万物哀鸣 > 寻良种(第2页)

寻良种(第2页)

因为最近京中发生的事情,她的花完全没有生意。

王婆和秋月早早就把所有的定制单做完了,见江哀生回来,脸色并不怎麽好,还关切地关心地问候了她好几句。

江哀生笑着摇了摇头,到:“没事,既没生意,就早些回去休息吧,正好这几日嫁接了这麽多树,也该累了。”

她在这两人担忧的眼神中回了屋子,整个人疲惫地瘫软在床上,恨不得就这麽昏睡过去。

静静躺了约莫一柱香的功夫,她咬了咬牙,深吸一口气从床上爬起来。

今天去霍将军那走了一趟,什麽也没说发现。说实话,查案根本就不是她擅长的。

今天长公主不在算她运气好可也不知道长公主什麽时候就会回来。

长公主留她一命是为了让她研究种植的,她还是得找个可行的“新项目”出来,转移一下长公主的注意力。

于是江哀生又拿出了那本蒲谷居士写的《草木病方》翻开起来。

当然了,长公主交给她的是拓本,拿到手後她又用简体重新誊抄了一份藏在手头,等着以後万一有机会就悄悄带走。

上头很多有关蔬菜植物什麽病该如何照料的知识,江哀生一概粗粗翻过。

少吃一类蔬果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长公主想来不会对这个感兴趣。

但粮食作物是不一样的,粮食作物的减産病死,在古代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生産力减少,税收减少,保命用的食物减少。

换句话来说,这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而粮食作物産量的提高则意味着国家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这是可以换成很多金钱的东西。

长公主大概会对这个感兴趣吧,江哀生想。

翻到最後三页,上面的确有一小部分关于水稻常见疾病的分析论证。

譬如高温时的水稻,首先会在叶尖丶叶缘或叶片中部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後变白丶枯焦。[1]

面对这样的植物,取冰寒的深井水,往泥土中一日多次的灌溉,即可利用水汽蒸发降温。

令江哀生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居然已经出现了“遮阳网”,去深色的布料隔一米左右罩在植物上方,也能更好的起到避阴作用。

不过这种方式的运用率并不好,布料对于农民来说是挺奢侈的东西,并没有多馀的可以用在水稻上让它日晒雨淋地消耗。

总得来说,水稻的热害其实并不怎麽严重,毕竟植物的生长成熟需要大量的光热。

可水稻的冻害却是个无法忽视的问题。

受到冻害的水稻,一般表现为新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老叶提前泛黄,失去光泽。

这样之後,气温如果没能及时回升,水稻就会大量死亡。即使勉强长大结了果实,也很难避免“空穗”的现象,産量极低。

这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至少在蒲谷居士的这本书上并没有提供解决办法。

在这页书上画着片在大雪下一片荒芜的田地,一侧写了句注释:霰雪为沴,稻粱不登,实属天灾,非人力可撼。

非人力可撼…

江哀生看着看着就想起来自己入京前,在仰山道人待着的那个小村庄里,看见过的大片荒芜田地。

自己当时似乎就想过要想办法减少田地的荒废时间,如今兜兜转转,还是绕了回来。

受蒲谷居士“遮阳网”的啓发,江哀生第一个想到的其实是“暖棚”,不过下一刻就不得不打消了这个想法。

古代并没有塑料薄膜,她也没法把这玩意徒手搓出来。

她微微皱起眉头,不过似乎,在她的印象里,北方那些能够越冬的水稻,也并没有被种在暖棚里啊。

江哀生突然反应过来,从古代到现代,粮种都不知道,已经培育改良了多少次了,那些抗寒能力强,这个时代的不行。

她笑了笑,感觉自己想办法育种也是个很好的思路。

最简单的就是每年冬天都种水稻,挑同一批里抗寒性能最强的留种,下一年在留种的植株里再筛选抗寒性能强的留种,几年之後,得到的水稻抗寒性能就会显着提升。

只可惜这办法还是太费时间了些,江哀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更何况这样的筛选培育是有上限的,抗寒性能提升到某个程度就无法再提高。

找其馀耐寒品种杂交才是更加高效的方式。

江哀生这会想起来,自己在读研的时候跟过一个项目组,研究的就是水稻不同品种的特性。

为此她们团队甚至还不远万里跑去买了西北的高山上采集某些未被人为干预过的原始种回实验室研究。

她记得,那儿好像刚好有一种极其抗寒的高山水稻,唯一的缺点是産出的粮食比较难吃。

江哀生白天的疲惫顿时一扫而空,难吃没事啊,只好有抗寒的优良基因在,带回来让她和好吃的杂交了养几轮,马上就能变成可供大规模种植实用的作物。

要是有了它,整个北边冬季的粮食産量该提高多少!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冬天挨饿了!

唯一的问题是…

她该有多巧舌如簧,才能说服长公主,放她往西北边跑。

西北边?

江哀生後知後觉的意识到,在这个时代,似乎那儿,还是属于突厥的领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