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一17
江鸾:【俗话说:尊其人而夺其权,明升其位而暗削其柄。】
【‘太师’就是一个更高级的虚职,朕今日也已经给了太尉面子和排场;两点都做齐了。】
江鸾知道自己手中无非有三把剑:外戚丶宦官和大臣;
一个皇帝往往通过安排好这三者的关系形成制衡。
而一旦其中一家独大就会单独对皇权形成制约。
在这个小说世界里不过是把宦官换成宫女而已,由于男性地位低,宦官们都在外宫里打杂,能接触到江鸾的都是内宫里面的宫女;江鸾没有皇後和宠妃,原主的父亲又被先帝要求殉葬了,所以在这里江鸾身边没有外戚;就只剩下两把利剑:宫女与大臣。
江鸾要削弱大臣特别是三公手里的权柄,那就只能把一些职能转到内宫由宫女们担任,她们直接听命于自己,权力就相当于重新集中到自己手里。
自从丞相的职位悬空後,江鸾这段时间就在忙着做这件事。
她提拔了一些宫女在尚书台各曹内任职,下令天下各地的奏章,不再直接送到丞相府,而是先送到尚书台,由尚书台筛选丶整理後呈报皇帝。皇帝的决策和诏令,也通过尚书台下发给三公九卿和地方官府。
江鸾目前先把尚书台分为六个曹。
接下去她还打算把官吏的选拔丶考核丶弹劾,以及军事丶司法丶财政等重大事务的处理权都逐渐转移到尚书台,之後再增加曹。
其次,江鸾将一些官员任免为曹尚书,负责各曹的事务,这些人品级不高,但供皇帝随时召见,一起商讨国事。
这样一来就等于打破了门阀垄断,让原本丞相的事务分配给了一些比较普通但受皇帝宠信的人身上,这样丞相这个位置,在天下人心里就没那麽高不可攀了。
她们会更愿意依附皇帝,只要依附了皇帝就能拥有实权。
弹幕:【主播,前面说的尚书台是怎麽回事啊?我又不懂了】
【我也是,完全看不懂求解释】
江鸾:【国内大部分事务,从前都送往丞相府,由她们筛选後再送到朕的案前;现在皆直接送到尚书台各曹,由朕亲自披览决断。是朕用来接管权利的一个手段。】
“温爱卿所言深得朕心,不知道温爱卿有没有什麽人选可以推荐,亲自去向卢玉传达朕的旨意。”江鸾道:“朕不想伤了君臣和睦之心,最好是能让太尉自己上表向朕请辞。”
“陛下,卢玉为人直率,性格刚强丶执拗,只怕平常人去,会多废些口舌,她也不一定会听,”温巧风擦了擦两鬓的汗水:“不过,臣与卢玉是多年的同僚,臣豁出这张老脸也会为陛下做好这件事的,老臣便斗胆向陛下请命去。”
江鸾旋即一笑:“很好,温爱卿,你又替朕解决了一件难事。丞相的位置空出来许久,朕最近颇为无力啊。。。。。。”
“这都是老臣应该做的。”
“若是朝中大臣们,都像温爱卿一样就好了,”江鸾打了个哈欠:“朕想,温爱卿日後可以做丞相,为朕分忧;可又不知道何人可以做御史大夫了?昔日看阿母治国,犹如探囊取物,没想到自己做起来,竟然这样难。”
【又是试探,陛下的心真脏啊!啧啧~】
温巧风笑道:“陛下有安抚四海之志,亦有灼灼识人之慧眼;臣已垂垂老矣,目昏手颤,核对奏章时,往往要看上三四次;也许年底就要告老还乡丶回葬故土了;不敢再向陛下夸海口举荐新人。”
【啊啊啊,居然没有举荐吗?】
【我以为像御史大夫这种人会很贪恋权势的】
【难怪她能独善其身啊】
【会不会她没什麽问题?是陛下猜错了?】
【这也不一定吧。】
“可叹故人终有分别之时。。。。。。”江鸾颔首:“好了,先看眼下的事吧。朕明日便下旨,等下了早朝,就麻烦爱卿往太尉府上跑一趟了。”
江鸾擡起头去看天上的云彩,做出还有许多事未决的样子。
温巧风会意,将江鸾送出府外,拱手道:“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的福分。”
。。。。。。
接近黄昏时,江鸾在宫中收到暗卫来报,温巧风换了件不明显的衣服,从屋後坐车,掩人耳目地去了太尉府。
【真有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