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相府弃女咳嗽一声 > 第四十五章(第2页)

第四十五章(第2页)

陆晚棠怕昭华公主误会星澜,连忙附和:“公主殿下,我可以作证,乔姐姐绝无半分对皇室不敬之意,请公主明鉴!”

有寿星作保,昭华公主不好借题发挥,她盯着星澜挺直的脊背,忽而冷笑:“乔娘子这张嘴好生厉害。今日是陆娘子生辰,吾不与你计较,但你须记住——”她顿了顿,擡手抚上腹部,缓缓吐出四个字,“祸从口出。”

说罢,在侍女的搀扶下坐入特意留给她的主位。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开席後,陆晚棠身为东道主,各处都需照顾到。她略带歉意地握住星澜的手:“乔姐姐且先坐着,我失陪一下。”

星澜点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你快去忙,不用管我。”

陆晚棠离开後,其他贵女簇拥着昭华公主,争相拍着她的马屁。有个穿桃红襦裙的贵女捏着帕子笑道:“公主殿下与驸马都尉都乃天人之姿,生出来的孩儿必定也相貌非凡。”

昭华掩唇而笑,眼角馀光却挑衅似的瞥向独坐一隅的星澜。

星澜对周遭的阿谀奉承充耳不闻,无人理会自己,她反倒乐得清净,专注地品尝着面前的美食。

她用玉箸夹起一个蟹粉汤包,咬破面皮,鲜美的汤汁在口中散开,好吃得让她微微眯起了眼。

不同于女宾席这边的暗流涌动,男宾席那边的气氛要明朗得多。

陆松筠不喜欢铺陈排场,爱女的生辰宴并没有大操大办,男客这边请的几乎都是翰林院的同僚,刚开始还有人奇怪为何纨绔子弟萧烨会出现在这一衆文人雅士之中。直到陆松筠拿出了一篇策论请大家品评,衆人传阅过後,皆赞不绝口。

“妙啊!这篇《漕运革新论》当真是字字珠玑!‘水通则民富,淤塞则生乱’,寥寥数语,便将漕运要害剖析得入木三分,实乃真知灼见!”

“文中提出的分段治理丶权责分明之法,若能推行,必定能革除困扰我朝已久的漕运积弊!”

“陆公,不知此等佳作出自哪位大才之手?”

陆松筠抚着胡须卖了个关子,“作者就在诸位之中。”

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温修远,毕竟他是官家钦点的状元郎,满腹才学有目共睹。

温修远慌忙起身,连连摆手,“诸位谬赞,在下才疏学浅,实难写出这般锦绣文章。”

衆人的目光在席间逡巡,问了一圈,都无人认领,只还剩萧烨,衆人狐疑地看向他,只见他单手支颐,姿态慵懒,把玩着手中的青瓷酒盏,对周遭的议论恍若未闻,仿佛置身事外。

衆人立即收回目光,定在陆松筠身上,异口同声道:“陆公乃当世大儒,定是陆公的杰作。”

“诸位不必再猜。”陆松筠抚须微笑,揭晓答案,“此乃靖之十六岁时所作。”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有人惊愕之下,失手碰倒酒盏,琥珀色的酒液在青砖上肆意流淌;有人猛地起身,撞翻身後竹椅,发出刺耳声响。

“靖之?那个整日斗鸡走狗的萧二公子的表字?”

衆人脸上满是不可置信,不敢相信一个声名狼藉的纨绔子弟十六岁时便能针砭时弊,拥有如此鞭辟入里的见地。不知是谁提醒了一句,衆人这才想起萧烨曾是十六岁中了解元的天才少年,只不过他这些年放浪形骸,大家才渐渐淡忘了他昔日的惊才绝艳。

温修远来汴京还不到两年,自然不清楚这些过往,他原本以为自己和萧烨相比只是输在了家世上,如今才知在萧烨面前,他引以为傲的才华根本不算什麽,自己输得一败涂地。

得益于陆松筠的推介,萧烨一下变成了衆人关注的焦点,投在他身上的视线有欣赏丶赞叹丶惋惜,还有嘲讽。

从小到大,萧烨早就习惯了各色各样的审视,依旧安之若素地坐在那饮酒吃菜,对有向他敬酒的,他皆微笑回应,来者不拒。这样宠辱不惊的气度,便是温修远一辈子都望尘莫及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陆松筠将萧烨单独叫到一旁叙话。

陆松筠问:“靖之,你会不会怪我擅作主张公开了你的文章?”

萧烨摇头,恭敬道:“学生明白老师的苦心,您是想为我正名。”

陆松筠重重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遗憾:“你的天资是我所有学生中最出类拔萃的,若不是被家族所累,定能高飞远举……”

面对恩师的扼腕叹息,萧烨心中却波澜不惊,正要回话,不远处的湖面突然传来“扑通”一声巨响,似是有什麽东西掉进去了。

萧烨并未在意,却听见有人喊了一句“不好了,乔娘子落水了!”他神色骤变,瞳孔猛地收缩,衣袂翻飞间,人已如离弦之箭冲向湖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