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心迹对于你,我想慢一点
小组讨论的日子还是如约来了。
林栀子抱着笔记本和参考资料,站在空教室门口,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推门进去。
沈倦已经先到了,他坐在靠窗的老位置,面前摊着电脑,屏幕的光映着他没什麽表情的脸。
听到开门声,他擡眼望过来。
目光相触的瞬间,林栀子下意识地想移开视线,但这次她强迫自己迎了上去,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然後走到他对面坐下。
“开始吧。”沈倦开口,声音是一贯的平静,仿佛之前几天那些微妙的试探和沉默从未存在过。
林栀子也收敛心神,将注意力投入到期末作业中。
他们选定的电影是《情书》,需要分析其中的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讨论起初进行得有些拘谨,但很快,两人在专业上的默契便显现出来。
“我觉得这里,渡边博子对着雪山喊‘你好吗’的镜头,光影的运用非常巧妙……”林栀子翻着分镜草图,认真地说。
沈倦点头,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着:“嗯,逆光勾勒出她的轮廓,显得格外孤独和执念。可以用蒙太奇手法,将这一幕与女藤井树在图书馆回忆的片段交叉剪辑。”
“对!这样对比会更鲜明!”林栀子眼睛一亮,立刻在笔记本上补充,“冰冷的雪山与温暖的回忆交错,更能体现生死相隔与未竟情感的张力。”
她擡起头,发现沈倦正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赞许。那种专注的神情,让她不由得想起海边他缓缓靠近时的样子,脸颊微微发热。
“怎麽了?”她有些不自在地摸了摸脸。
“没什麽,”沈倦收回目光,指尖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只是觉得,你分析的时候,好像在发光。”
明明是一句语气平淡的陈述,却让林栀子的心跳漏了一拍。她低下头,假装整理笔记,不敢再看他。
讨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大纲和分镜基本确定。当最後一个要点被记录下来後,教室陷入了一种任务完成後的短暂寂静。
夕阳西斜,橘色的暖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在桌面上拉出长长的光影。
林栀子收拾着东西,心里有些莫名的怅然。作业完成了,意味着他们之间这个“正当”的丶可以频繁接触的理由也消失了。
“出去透透气?”沈倦突然合上电脑,看向她。
“啊?”林栀子一愣。
“这里面有点闷。”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顶楼天台应该开着。”
她还没来得及回应,沈倦已经拿起外套朝门口走去,仿佛笃定她会跟上。犹豫了几秒,林栀子还是站了起来,跟在他身後。
通往天台的楼梯间很安静,只有两人的脚步声回响。
沈倦推开那扇厚重的铁门,傍晚微凉的风瞬间涌入,吹动了林栀子的长发。
南城大学的天台很宽敞,视野极好。
夕阳正在下沉,将远处的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层叠的云朵边缘镶嵌着金边。整个校园都笼罩在这片温柔的光晕里。
两人靠在栏杆边,沉默地看着日落。这几日横亘在之间的微妙张力,在这开阔的空间里,似乎被风吹散了一些。
“你好像,”沈倦突然开口,声音在风里显得有些低沉,“总是独来独往。”
林栀子握紧栏杆的手微微用力。这是他一直注意到的吗?
“习惯了。”她轻声说,目光依然望着远方,“小时候……爸妈分开後,我就习惯了。”
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对外人提起家里的事。
话一出口,她自己都有些惊讶。也许是这夕阳太温柔,也许是海边的未完成之吻让彼此靠近了一点,也许是这几日的沉默积蓄了太多需要打破的东西。
沈倦侧过头看她,没有打断。
“我妈後来再婚了,有了新的家庭。”林栀子继续说着,声音很轻,像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他们很好,对我也很好。但……那里终究不是完全属于我的地方。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是多馀的。”
她说得平静,但沈倦能听出那平静之下,深藏的不安与疏离。
他想起捡到的那个素描本,里面无数张他的画像,却也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像是隔着一层透明的屏障在观察世界。
“所以,你把自己藏起来。”他看着她的侧脸,看着她眼尾那颗浅褐色的泪痣,在夕阳下像一个温柔的印记,“藏在画室里,藏在素描本後,藏在人群之外。”
林栀子蓦地转头看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竟看得这样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