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沉默一会儿。
阿禾忽然问:“那咱们还腌吗?”
“腌。”麦穗声音稳,“十坛不够,再加十坛。盐不够,我去镇上换。”
“可她们要是再闹呢?”
“闹就让她们闹。”麦穗站起身,走到灶台前,摸了摸冷掉的锅底,“我做的是饭,又不是咒。谁尝过,谁就知道是不是害人。”
第二日一早,麦穗又去了溪边。
这回她带了更多盐,篮子也大了一倍。几个年轻妇人远远看着,犹豫着要不要靠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老根的婆娘先来了,手里提着个小陶罐。
“麦穗姐,我也想腌点。”她声音不大,“你教我?”
麦穗点头:“盐不能多,也不能少。菜要干,水要清。封口得严,别让虫爬进去。”
她一边说,一边示范。那妇人认真听着,还拿小木片在泥地上划拉记。
又有两人凑上来问,麦穗也不藏,一一讲了。
正说着,赵王氏又来了,这回没带人,手里提着个空陶罐。
她站在几步外,没靠近,也没走。
麦穗抬头看了她一眼:“你也想学?”
赵王氏嘴唇动了动,没出声。半晌,才说:“我那坛……昨夜开了,味儿是酸的,菜也没烂。”
“那是成了。”麦穗说,“再放两天更入味。”
赵王氏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空罐,手指抠着边缘:“……盐放多了,有点苦。”
“下次少放点。”麦穗从盐袋里抓了一小撮,递过去,“三钱就够了。”
赵王氏迟疑了一下,伸手接过。
她没道谢,也没多话,转身就走。可走到坡上,脚步慢了,回头看了眼。
麦穗没看她,继续教别人。
到了下午,阿禾跑来,说李老根家、王家、刘家都开始腌了,连里正家也悄悄摆出一个陶瓮,放在厨房背光处。
麦穗听了,只说:“备盐的事,得抓紧。”
晚上她清点库存,盐还剩三斤,野菜采得差不多了,可接下来还要腌豆、做酱,这点盐撑不了多久。
她正算着,阿禾忽然说:“赵王氏刚才来过。”
“来干嘛?”
“把那个偷走的陶瓮还回来了,碎的,放在门口。”
麦穗没意外:“她怕了。”
“怕啥?”
“怕我当众揭她。”麦穗把碎陶片收好,“她偷了,说明她信;可她还回来,说明她心虚。心虚的人,不会再来闹事。”
阿禾笑了:“那你赢了。”
“还没。”麦穗摇头,“赢是让大家都能吃饱,不是看谁低头。”
她站起身,走到灶台前,把炭笔和竹简拿出来,在上面写:“盐三钱,菜一斤,封口压石,三日可食。”
写完,递给阿禾:“明儿你去各家走一趟,把这纸条贴灶边。谁想学,照着做就行。”
阿禾接过,忽然问:“那你呢?”
“我去镇上。”麦穗把鹿皮囊挂在肩上,“换盐,顺便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卖野菜种子。明年这时候,咱们自己种。”
夜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油灯火苗晃了晃。
麦穗坐在灶台边,手腕上的艾草绳轻轻摆动。她低头看着囊袋上那块补丁,指尖在上面摩挲了一下,然后站起身,吹熄了灯。
窗外,春夜寂静,远处传来几声狗叫。
她刚拉开门,就听见院墙外有动静。
一个黑影蹲在角落,手里抱着个陶罐,正往里倒盐。
喜欢我在大秦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大秦种田养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