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愣住。
“你……什么意思?”使者盯着她。
“意思是你带回去了也种不出。”她说,“除非你愿意留下来,从头学。”
她转身对女户们说:“腾出南屋,准备三日口粮。他留下,从洗碗开始。”
没人反对。几个妇人已经转身往灶房走,提来陶盆和刷帚。
使者怔在原地,手里攥着那包种子,脸上又是羞又是疑。
“我可以走吗?”他问。
“可以。”麦穗说,“但你走了,就是空手走。下次再来的人,还得重考。”
他低头看脚下的地,又抬头看田头立着的日晷、沟渠里的流水、晒酱台上层层叠叠的坛子。
这些东西都不说话,但它们都在讲一件事——这地方的一切,是人一点点做出来的。
他慢慢跪坐在渠边,接过一只陶碗,开始搓洗。
麦穗蹲下,在陶片上刻字:三月十五,匈奴使至,三考未过,种予之,令留习耕。
刻完,她起身走到晒酱台,揭开一口坛盖。酱香冲出来,带着酵的酸味和豆子的醇厚。
她舀了一勺,看了看颜色,又闻了闻,点头。
这时,使者开口:“为什么教我们?”
麦穗回头看他。
“你们可以烧了信,毁了种,谁也不会怪你。”他说,“可你给了,还让我们学。”
麦穗走回田头,摘下一株苜蓿,根系完整,叶片厚实。
她把这株草放进他带来的空皮囊里。
“因为我不想等到你们打过来。”她说,“我想让你们知道,地能养人,不用抢。”
她指着远处山坡:“那边是旱地试验区,明天带你去看。后天教你堆肥。大后天,记第一行笔记。”
使者低头看着手中的陶碗,水面上映着他的脸,还有背后那一片紫花。
他没再说话。
麦穗对赵石柱说:“给他找双干净鞋。”
赵石柱应了一声,转身往库房走。路过时低声说:“你这招比守城还管用。”
麦穗没答。她走进药炉旁的小棚,打开木箱,取出徐鹤留下的龟甲。她摸了摸上面的裂纹,又放回去。
外面,女户们已经开始教使者写第一个字。
是个“土”字。
他在陶片上划了三道,歪歪扭扭。
一个年轻妇人摇头:“不对,下面要宽些,不然站不稳。”
他擦掉重写。
麦穗站在田埂上,看着那人一笔一划地学,风吹起她的短褐下摆,腕间的艾草绳轻轻晃动。
远处,另一匹马正从北面跑来,马背上的人披着风尘。
等到了,也会有同样的问题等着他。
麦穗蹲下,从土里捡起一颗掉落的苜蓿籽,放在掌心。
它很轻,几乎感觉不到重量。
但她知道,有些人一辈子都扛不起这样一粒种子。
喜欢我在大秦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大秦种田养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