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春日,总带着几分姗姗来迟的温柔。御花园里的玉兰刚抽了花苞,莹白的花骨朵缀在光秃秃的枝桠上,透着几分怯生生的娇嫩;檐下的冰棱消融殆尽,水珠顺着琉璃瓦的边缘滴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细碎的水痕,溅起一抹湿润的凉意。就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一道圣旨从养心殿传出,如同春日里最暖的风,吹得启祥宫上下喜气洋洋——皇上旨意,皇四子永珹年满六岁,即日起正式入上书房跟随总师傅读书。
消息传到启祥宫时,金玉妍正在暖阁里陪着永珹搭积木。小家伙穿着一身藕荷色的小袄,肉乎乎的小手捧着木块,正专注地搭建一座小小的“宫殿”。听到太监尖细的宣旨声,金玉妍猛地站起身,眼中瞬间迸出难以掩饰的光芒,连带着声音都微微颤:“你说什么?皇上真的下旨让永珹入上书房了?”
“回娘娘,千真万确!”传旨太监躬身笑道,“皇上还特意吩咐,让总师傅多费心教导四阿哥,可见对四阿哥的期许之高。”
金玉妍顾不得再多问,一把将永珹搂进怀里,在他粉嫩的脸颊上亲了又亲,眼底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来:“我的好永珹,听到了吗?你要去上书房读书了,要成为有学问的小皇子了!”
永珹被额娘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些害羞,小脸红扑扑的,搂着金玉妍的脖子,奶声奶气地问:“额娘,上书房是什么地方?读书好玩吗?”
“上书房是能学到好多知识的地方,”金玉妍耐心地解释,指尖轻轻梳理着他柔软的头,“在那里,有最厉害的师傅教你写字、读书、学道理,等你学会了,就能像皇阿玛一样,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永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脸上满是期待。
那一夜,启祥宫的灯火几乎彻夜未熄。金玉妍遣退了所有宫人,只留下澜翠在一旁打下手,亲自为永珹缝制入学用的书袋。她从库房里取出一匹上好的天青色云锦,料子柔软顺滑,上面织着细密的暗纹,是皇上前几日刚赏赐下来的。金玉妍坐在窗边,借着明亮的烛火,穿针引线,动作娴熟而轻柔。
她要在书袋上绣一只展翅的雏鹰,寓意着永珹能像雏鹰一样,展翅高飞,前程似锦。一针一线,都倾注着她的期盼与心血,烛火映着她的侧脸,柔和了她平日里锐利的眉眼,只剩下满满的母爱。澜翠在一旁看着,忍不住感叹:“娘娘,您对四阿哥真是用心,宫里哪个皇子入学,也没见娘娘们这般亲力亲为的。”
“永珹是我的心头肉,”金玉妍头也没抬,指尖依旧在锦缎上穿梭,“他第一次入学,事事都要周全。这书袋是他日日要带在身边的,我亲手做的,他用着也安心。”
除了书袋,她还亲自挑选了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笔是精选的狼毫,笔杆是温润的象牙所制,上面刻着小小的“珹”字;墨是徽州进贡的徽墨,质地细腻,色泽乌黑;纸是宣州的宣纸,洁白柔韧,书写起来极为顺滑;砚台则是一方小巧的端砚,上面雕着精致的竹纹,是她特意托人从江南寻来的珍品。
将这些东西一一整理好,放进新缝制的书袋里,天已经蒙蒙亮了。金玉妍丝毫不见疲惫,又亲自去了永珹的寝殿,看着宫女为他换上新做的深蓝色学袍。学袍是按上书房的规制缝制的,料子是上好的绸缎,领口和袖口绣着淡淡的祥云纹,衬得永珹愈粉雕玉琢,像个精致的小娃娃。
“额娘,我好看吗?”永珹穿着新衣服,在地上转了一圈,小脸上满是得意。
“好看,我们永珹穿什么都好看。”金玉妍笑着帮他理了理衣领,又蹲下身,仔细帮他系好书袋的带子,“记住了,到了上书房,要听师傅的话,不能调皮捣蛋,和其他阿哥好好相处,知道吗?”
“知道了,额娘!”永珹重重地点头,小手紧紧抓着书袋的带子,眼神中满是期待与紧张。
一切准备就绪,金玉妍牵着永珹的小手,走出了启祥宫。此时天还未亮透,天边只泛起一抹淡淡的鱼肚白,宫道上静悄悄的,只有他们母子俩的脚步声,清脆地回荡在清晨的宫苑里。偶尔有早起的宫人经过,见是嘉妃娘娘亲自送四阿哥上书房,都连忙躬身行礼,眼中满是敬畏。
金玉妍牵着永珹,步伐不急不缓。她能感受到儿子小手的微凉,也能感受到他微微的颤抖,便轻轻握了握他的手,柔声安慰:“别怕,额娘会一直陪着你。”
永珹抬头看了看额娘,见她眼神温柔而坚定,心中的紧张便消散了大半,用力点了点头,紧紧回握住了额娘的手。
上书房位于乾清门内东侧,是皇子们读书的地方。远远望去,朱红色的宫墙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屋檐下悬挂的宫灯还未熄灭,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总师傅和几位授课师傅早已等候在门口,他们都是朝中的饱学之士,身着官服,神情肃穆。
看到金玉妍牵着永珹走来,总师傅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臣参见嘉妃娘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师傅不必多礼。”金玉妍笑着扶起总师傅,将永珹往前推了推,“永珹,快给师傅请安。”
永珹乖巧地走上前,学着大人的模样,屈膝行了一礼,奶声奶气地喊道:“儿臣永珹,参见师傅,师傅安。”
小家伙模样可爱,又这般懂事,总师傅见了满心欢喜,连忙扶起他,仔细打量了一番,连连夸赞:“四阿哥生得粉雕玉琢,眉眼间透着灵气,一看就是块读书的好料。皇上和娘娘教得好啊!”
金玉妍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甚,语气却依旧谦逊:“师傅过奖了。永珹年纪还小,性子又活泼,往后在学房里,还需师傅多费心管教。若是他调皮捣蛋,或是不用心读书,师傅尽管严厉责罚,不必顾及我的面子。”
“娘娘放心,臣定会尽心教导四阿哥。”总师傅笑着应道。
金玉妍看了一眼身边的永珹,又看向总师傅,语气带着几分试探,却又显得无比自然:“师傅,臣妾今日送永珹来学房,忽然想着,臣妾闲来无事,每日清晨送他过来,也好在外面的偏殿候着。一来能看着他,免得他贪玩误了功课;二来等他下学,臣妾也能亲自接他回去,路上还能问问他今日学了些什么,帮他温习温习。不知师傅觉得可否?”
总师傅闻言,心中微微一动。嘉妃如今深得皇上宠信,权势滔天,能如此用心教导皇子,本就是好事。而且她在偏殿等候,并不会打扰到皇子们读书,反而能让四阿哥更安心,何乐而不为?
“娘娘有心了。”总师傅连忙应道,“偏殿清净,娘娘在那里等候便是。能有娘娘这般用心的额娘,是四阿哥的福气。”
金玉妍心中满意,脸上却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那就有劳师傅了。永珹,快跟着师傅进去吧,额娘在外面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