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用马哲 > 第191章 终场执尺守公平 薪禄有归践初心(第1页)

第191章 终场执尺守公平 薪禄有归践初心(第1页)

均平三十四年四月十六日下午,暮春的阳光带着几分慵懒的暖意,透过京北第一考点的梧桐枝叶,在青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光影。相较于上午的紧张,此刻考点内多了几分即将收尾的庄重——这是本次自考的最后一场考试,科目为《大明社会分析学》,旨在考察考生对大明社会结构、基层治理、民生实践等议题的分析与思辨能力,题型依旧涵盖判断选择、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论述五类,论述题聚焦“青年责任与民生展”,恰好契合了本场多数考生的身份——在校专科大学生。

下午:o,我和朱静雯、老王已提前七十分钟抵达考点。刚走进考点大门,便看到公告栏前围满了年轻的考生,他们大多身着休闲装,脸上带着些许青涩与紧张,三三两两地交流着,话语中满是对“第一次参加自考”的好奇与忐忑。“听说自考比学校期末考试严多了,连手机都不能带?”“是啊,刚才安检老师说还要寄存,保温杯倒是能拿进去。”“我第一次考,承诺书怎么签啊?会不会漏填什么?”

听到他们的议论,我不禁想起之前和其他监考员闲聊时提到的薪酬——本次监考每场补贴元,两天四场下来正好是x=o元,虽不足一千,但加上考点全包的午饭、晚饭和住宿,对不少在校大学生兼职监考员来说,已是相当可观的收入。而我们三人虽不图这份薪酬,却也能感受到这份兼职背后的责任——对考生而言,这是改变学历、提升自己的机会;对我们而言,这是守护教育公平的使命。

“姑母,今日下午是最后一场,考生多是在校专科大学生,第一次参加自考,对规则不太熟悉,我们要多些耐心提醒,尤其是安检和承诺书签署环节。”朱静雯一边整理着监考制服,一边对我说道,“薪酬和食宿的事考点已落实,昨晚的住宿条件不错,晚饭也合口味,刚才考务组还说,考完后会统一放监考补贴,让我们放心。”

老王笑着补充:“可不是嘛,包吃包住还能有近一千块补贴,这样的兼职对大学生来说确实难得。但咱不能因为是兼职就放松要求,最后一场更要站好岗,确保圆满收尾。”我点点头,目光投向考点大门,此时已有更多考生陆续抵达,大门口的智能安检门早已开启,四名安检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引导考生排队,旁边整齐排列着数十个带锁寄存箱,上面标注着编号,方便考生存放手机等违禁物品。

:o,大门口的安检工作正式开始。考生们依次排队,有的好奇地打量着智能安检门,有的紧张地摩挲着口袋里的证件,还有的手里提着保温杯,小心翼翼地生怕不符合要求。突然,队伍中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一名二十岁左右的男生,背着双肩包,手里拿着手机,走到安检门旁却不肯放下,对着安检人员疑惑地问道:“老师,不是用手机考试吗?我们学校期末考试都能查资料,自考也可以吧?”

周围的考生闻言,纷纷侧目,有的也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安检人员耐心地解释道:“同学,自考和学校期末考试不一样!自考是全国统一的公平考试,严禁携带手机、智能手表等通讯设备入场,更不能查资料作弊。请你把手机、电子手环等物品放进寄存箱,上锁后保管好钥匙,考试结束后凭钥匙领取。”

男生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啊?这么严?我还以为和学校考试一样呢……”他有些不情愿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又翻出背包里的智能手表,嘟囔着:“早知道就不带了,还得寄存。”安检人员笑着回应:“同学,这是为了保证考试公平,对所有考生都负责。你看,寄存箱都是带锁的,钥匙自己保管,绝对安全。保温杯可以带进去,但要注意,不能是带图案、带文字的,也不能装饮料,只能装清水。”

男生点点头,按照要求将手机和智能手表存入寄存箱,锁好后把钥匙串在手腕上,然后走向安检门。安检门没有出警报,他顺利通过,脸上的紧张稍稍缓解,快步走向考场区域。类似的小插曲还有几起:有女生想带口红、小镜子入场,被安检人员告知“非必要物品建议寄存”;有考生携带了带文字图案的保温杯,被要求换成考点提供的透明水杯;还有的考生忘记取下脖子上的金属项链,触了安检门警报,经复检确认无禁带物品后才放行。

我和朱静雯、老王站在第一考场门口,准备执行第二次安检。此时,考生们已陆续通过大门口的安检,走向各自的考场,脸上的青涩依旧,但多了几分对规则的敬畏。“考生您好,请出示身份证和准考证,接受第二次安检。”朱静雯对着第一位走到考场门口的考生说道,语气温和却坚定。

这名考生是一名女生,身着白色t恤,手里提着一个银色的铁制保温杯,脸上带着紧张的笑容,递上证件后,便想直接走进考场。我连忙叫住她:“同学,等一下,你的水杯不能带入考场。”女生愣住了,疑惑地问道:“老师,大门口的安检老师说保温杯可以带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指了指她的铁制保温杯,解释道:“同学,大门口允许带的是透明、无图案、无文字的保温杯,且只能装清水。你这个是铁制的,不透明,无法确认里面是否装有其他液体,也可能被用来夹带作弊工具,所以按规定不能带入考场。你可以把它放在考场门口的临时存放处,或者去大门口的寄存箱寄存,考试结束后再领取。”

女生脸上露出为难的神情:“啊?可是我早上特意装了热水,想着考试时能喝……这铁杯子是我最喜欢的,放在外面会不会丢啊?”老王连忙说道:“同学你放心,考场门口有专门的临时存放处,我们会帮你看管,绝对不会丢失。你要是不放心,也可以去寄存箱寄存,离这儿不远。”

女生犹豫了一下,说道:“那我放这儿吧,麻烦你们了。”她把铁制保温杯放在考场门口的长条桌上,我们帮她贴上写有姓名和准考证号后四位的标签,然后引导她进行随身物品检查。我用安检仪轻扫她的全身,确认无禁带物品后,示意她去老王那里签署《诚信应考承诺书》。

女生签署承诺书时,有些紧张地问道:“老师,承诺书的日期还是填今天吗?签名要和准考证上的一样吗?”老王耐心地回应:“对,日期填‘均平三十四年四月十六日’,签名必须和准考证上的一致,不能涂改,漏填日期或签名无效,会按零分处理哦。”女生点点头,认真地填写完毕,才小心翼翼地走进考场。

随着考生陆续入场,第二次安检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多数考生都能按要求携带物品,但也有个别考生出现小问题:有考生携带了透明水杯,但里面装的是饮料,被要求倒掉后才能带入;有考生口袋里藏着一张写有知识点的小纸条,入场前主动掏出来交给我们,说道:“老师,我早上复习时写的,忘了拿出来,现在主动上交,不算违规吧?”

朱静雯接过小纸条,看了一眼后说道:“同学,只要在答题卡放前主动上交违禁物品,就不算违规。下次要注意,自考严禁夹带任何与考试相关的材料,这次就不记录了,好好考试吧。”考生松了口气,连连道谢:“谢谢老师!我一定诚信应考。”

:oo左右,一名男生匆匆跑到考场门口,脸上满是焦急,手里拿着准考证和身份证,气喘吁吁地说:“老师,对不起,我来晚了!路上堵车,还好没到点。”朱静雯看了一眼时钟,离入场截止还有十分钟,说道:“同学,别着急,先接受安检。”我检查他的随身物品时,现他的口袋里有一部备用手机,连忙提醒:“同学,你口袋里有手机,按规定不能带入考场。”

男生一拍脑袋,懊恼地说:“哎呀,我把这个忘了!早上带了两部手机,一部寄存了,这部藏在口袋里忘了拿出来。老师,我现在上交,算不算违规啊?答题卡还没呢!”我点点头:“答题卡没放前主动上交,不算违规。你赶紧去大门口寄存,或者放在这里,我们帮你看管,抓紧时间,马上要截止入场了。”

男生连忙把手机放在临时存放处,贴上标签后,快步走到朱静雯面前核对证件,签署承诺书时手都有些抖,显然是太紧张了。朱静雯轻声安慰道:“同学,别紧张,平复一下心情,现在入场还来得及,认真答题就好。”男生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走进了考场。

:,入场截止时间到,朱静雯关闭了考场门,挂上“考试进行中,请勿打扰”的牌子。此时,考场内的三十名考生全部就座,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专科大学生,他们挺直腰背,双手放在桌面上,眼神中带着紧张与期待,还有对最后一场考试的郑重。老年考生李建国戴着老花镜,正轻轻擦拭镜片,准备迎接最后一场考试;孕妇考生王秀莲调整了一个舒适的坐姿,双手轻轻放在腹部,脸上带着平静的笑容;少数民族考生娜仁整理了一下衣物,目光专注地望着黑板;张强则双手握拳,轻轻给自己打气,显然是想在最后一场考出好成绩。

:o,最后一场考试正式开始。朱静雯按照规定,宣读《考场规则》和答题要求:“各位考生,现在开始《大明社会分析学》考试,考试时间为:o至:oo,这是本次自考的最后一场,请大家认真聆听答题要求:所有答案需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字迹清晰,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答题卡页需签署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及‘诚信应考,绝不作弊’字样,同时填写今日日期,未签署或漏填者,本次考试成绩按零分处理;考试期间,严禁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严禁传递物品、抄袭他人答案,严禁擅自离开考场……”她特意加重了“最后一场”“诚信应考”的语气,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圆满收尾。

宣读完毕后,老王开始放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我则在考场内巡回,逐一提醒考生:“请大家拿到答题卡后,第一时间签署姓名、准考证号、承诺字样和日期,四项缺一不可,这是最后一场,千万别因疏忽留下遗憾。”考生们纷纷行动起来,拿起笔认真签署,我逐一巡查,现大多数考生都能按要求完整填写,相较于上午,遗漏的情况明显减少,显然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一名男生,签署承诺书时手有些抖,日期写得歪歪扭扭,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我说道:“老师,我太紧张了,日期写得不好看,会不会影响成绩啊?”我笑着安慰道:“同学,只要日期填写正确、字迹清晰可辨,就不影响成绩,别紧张,放松心态,正常挥就好。”男生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开始专注地填写答题卡信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