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散,散入三军。”李青竹简短地道。
“打散?”当家的闭了闭眼,喃喃自语,他心里其实是理解的,只是到底有些舍不得啊。
“舍不得?”李青竹问。
当家的苦笑着点头,坦率地道:“的确舍不得!”
“你要知道,不是只有这五万人才是你的袍泽。大夏国几十万士卒都是。”李青竹神情淡淡。
当家的深深一揖:“多谢世子!虽然舍不得,却也是能理解的。”
李青竹点点头:“谁去哪支军,你们也商量一下。五万人入一支军是不可能的,小团队却是可以有的。”
李成双眼一亮:“世子的意思,我们三兄弟可以不分开?”
李青竹笑笑:“可以,只是带的人便不能太多,而且,我想…有一个人会接收你们。”
“谁?”当家的问。
“玉门关张将军。”李青竹道,“可愿去?”
“愿意。愿意!”三人大喜过望,连连作揖。
李青竹笑笑:“等着。我先告辞了。”
兄弟仨满怀感激,恭恭敬敬地送李青竹出洞。
走出洞口,一眼便望见满天彩霞,太阳只剩下半张红彤彤的脸挂在地平面上。
四人脚步轻快,很快到了松林,唤出马匹,快马加鞭,一路急驰,刚冲进城,城门就“吱呀呀”在身后关上了。
几人在县衙前下马,把马丢给马夫,丫鬟来请吃饭。
罗城道:“我有客人。你让夫人自己吃。”
丫鬟答应着去了。
罗城吩咐摆饭。
几人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又都是男人,顾不得风度,狼吞虎咽,很快便吃完了。
丫鬟来收拾残羹冷炙。
罗城请几人移步小厅喝茶。
李青竹打了个呵欠,拱手:“今儿怪累的,想早点歇着,就不叨扰大人了。告辞。”
罗城客客气气送李青竹出门,自己也打了个呵欠,转身回后衙。
罗夫人正等着他。
一见他来,便吩咐丫鬟打水来洗漱,一边亲自替他脱去外裳,一边温声道:“老爷今儿累着了吧?是否要早些安歇?”
罗城快洗漱了,又打了个呵欠:“今儿真累,就不看书了。歇了吧。”
丫鬟退下,罗夫人吹灭了烛火,放下帐幔,不一时便响起了轻微的鼾声。
李青竹回房,先给秀宜写了封信,问她可要带信给她父亲?要带的话可交由来寿。
写完命来寿连夜给秀宜送去。
又亲自给柱国将军张卫国写了封举荐信,详细说明了私兵情形,又把当家的三兄弟夸赞一番,称他们是性情中人,请张卫国酌情安置。
来寿到廖府时已是子夜。
看着紧闭的府门,从后门纵身一跃,翻身入内,摸到了丁香院。
秀宜正梦见父亲得胜还朝,父女、兄妹团聚,好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