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太子把竖起的食指放在唇边,低声道,“睡吧。”
四皇子张张嘴,听话地闭上了眼睛。
太子旁边的院子里,李青竹绞了个热帕子捂在脸上。暖气顺着毛孔钻进骨头缝里,他舒服地喟叹一声。
烛芯“啪嗒”一声轻响,爆出朵小小火花。
光线猛地一亮,又黯淡下来。
来运轻轻挑了挑弯下来的烛芯,拿剪子剪了。
李青竹取下冷了的帕子,扔在盆里,随手拔出玉簪子,黑漆漆的头瀑布似地散下来。主仆二人的影子映在窗纸上,像过年时贴的剪纸。
“爷,早点歇了吧。”来运的声音。
“好。”李青竹简短地道。
“扑”的一声,烛火熄灭了。
不远处的花树下有个黑影一闪而过。
来寿悄悄尾随着。
黑影沿着小路,三转两转,进了一间屋子。
来寿狸猫似的轻灵,纵身一跃,上了屋顶,悄无声息贴在屋顶上,轻轻揭起一片瓦。
一星烛火映入眼帘。烛火旁坐着几人,中间的赫然是知县罗城。
“大人,他们已睡下。”一个黑衣人躬身禀道。
“好。你去门外守着。”罗城镇定地道。
黑衣人答应着,转身时,烛火正照在他侧脸上,却是衙役班头。
随着班头推门出去,一阵微风从帘子缝隙中钻进来,吹得烛火摇曳不定。
明明灭灭的光线里,罗城开了口:“大哥,这件事拖不得,你要早早拿定主意。”
“啪嗒”一声轻响,烛焰爆出朵小小的烛花。
跳跃的微光射在罗城脸上,照出他眼底深深的担忧。
罗城左边身材壮实的男人沉沉地开了口:“你确定那个李世子不会对我们不利?你确定他不会要我们性命?”
罗城叹一口气:“大哥。我确定。他来两次了,我看得出他是心里装着百姓的人。”
罗城右边那个斯斯文文的冷嗤一声:“可他说话能算得了数么?又没有圣旨……跟他一起那位是谁?”
“四皇子喊他皇兄,多半是二皇子,我也没问。”罗城叹口气,“这是你们唯一的生机了。”
“若是绑了皇子,胁迫皇上下旨呢?只要有圣旨,他们便不能出尔反尔,否则,皇家的颜面还要不要了?”另一个身材精瘦的道。
“你疯啦!”罗城白了脸,声音微微颤抖,隐有怒意,“这样的念头万不能有。不说别的,若不是四皇子,新街那一条街的百姓哪还有命在?你别忘了,你家也在那条街上!这样的好皇子,你怎敢起那样的心思?”
精瘦汉子两手一摊,满脸苦涩:“我们能怎么办?当年参军时,我们也是抱着为国效忠去的,哪里知道,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
罗城脸色煞白:是啊,那年三皇子打着为国募兵的旗号,鼓动得自己兄弟四人,热血沸腾,只想奔赴战场,建一番功业。哪知父亲生病,自己只得黯然送别三位兄长,盼望着他们能功成名就,封妻荫子。谁又知道,三皇子居然是骗人的?
斯文汉子拍拍罗城的肩:“阿城,我们四人一起长大,你是知道我们的。若有路可走,谁又愿意走上绝路?”
屋子里重新陷入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