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辉这些年走南闯北,足迹遍布数个大洲。
见识过极北之地的冰川,也曾在南荒妖域险死还生。
他亲眼见过太多惊才绝艳的天才如流星般崛起又陨落,也见过不少名门大派一夜之间倾覆崩摧。
此刻,他看着眼前意气风的徐云,心中感慨万千。
今日是这孩子最风光荣耀的时刻,万众瞩目。
但正因如此,他这个三爷爷,才更必须在这个时刻,给他告诫,哪怕会遭这个后生嫌弃。
徐永辉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深沉起来,语气带着一股浓浓的沧桑味道:“今日你登高台,受万众景仰,他日若行差踏错,台下这些人中,亦会有不少转而对你口诛笔伐,甚至落井下石。”
“修仙界从不缺天才,缺的是能活到最后的天才。”
“锋芒太露易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今日你讲道授业,广结善缘是好事,但切不可因此自视过高,小觑了天下人。”
“无论你将来走到何等高度,都莫要忘了你今日站在高台上,俯视众生时心中的那份敬畏。”
“对大道敬畏,对因果敬畏,对生死敬畏。”
“没有这份敬畏之心,天赋越高,修为越强,他日堕入魔障时,为祸就越烈。”
“多少惊才绝艳之辈,最终不是败给敌人,而是败给了自己的狂妄。”
“三爷爷这些话或许不中听,但望你谨记。”
“大道独行,慎始慎终。”
“我们这些老家伙修为虽然比不上你了,可也自己的一份见解。”
“家族虽然是你的后盾,但脚下的路,终究要你自己一步步走。”
“三爷爷,再最后送你一句话。”
“站得越高,越要记得自己当初为何出。”
徐永辉说完,拍了拍徐云的肩膀,与徐应渊相视一眼,两人悄然离去。
高台上只剩下徐云一人。
晚风拂过。
徐云望着远处渐沉的暮色,回味着三爷爷的话。
确实,这些年来,他修为精进迅,同辈仰望。
长辈称赞,虽表面谦逊,内心深处又何尝没有几分自得?
今日高台讲道,万众瞩目,更让他体会到了被人敬仰的滋味。
可三爷爷的一席话,却如暮鼓晨钟,敲醒了他。
修仙之路漫长,一时的风光不代表什么。
今日在台下恭敬聆听的人,若来日自己跌落尘埃,他们中又有几人会伸出援手?
怕是避之不及者居多。
天赋是上天的恩赐,但能走多远,看的却是心性。
多少天才如流星划过,璀璨却短暂。
对大道敬畏,对因果敬畏,对生死敬畏。
徐云在心中默念着这三句话。
“记得为何出……吗?”
徐云的思绪也被拉回尚在凝气时候,徐应渊的那句“修仙何为?”
“自在长生!”
徐云喃喃自语出这四个字,眼神渐渐变得清明而坚定。
徐云独立山巅,身影在浩瀚星空下显得格外渺小,却又异常挺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