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夏帝立刻反驳道:”母後,儿子自登皇位,勤政为民,不敢懈怠半分,如今,只不过是有了一个比做明君更宏大的愿望,追求长生,这……何错之有呢?即便儿子不能再亲自执政,但也绝对会给天下黎明百姓一个交待。儿子已下旨,册封仙长为国师,待太子登基後,代为摄政,扶佐新帝。无论如何,朕都无愧大夏黎民百姓!“
皇祖母听他狡辩,都气笑了:”好一个无愧,好一个明君!你让一个骗子摄政,你怎麽不直接将这天下送给他?皇帝,你若铁了心册封他为国师,哀家今日便撞死在这龙柱上!只要哀家活着,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你这糊涂君王将大夏拱手让人的!“
”母後!!!咳咳……朕不允你这般污蔑仙长,实在是不敬天地,不敬鬼神!“夏帝拼着一条老命,吱哇乱叫一通後,这才缓声又道:”那册封诏书,国师已经拿走了,再者说,朕金口玉言,岂能出耳反尔?“
皇祖母一听,双膝不由一软,几欲跌倒,在小七的搀扶下,口中喃喃不已:”大夏完了!大夏完了!“念叨半天,她才回神般转动眼珠,麻木地看向了皇帝,突然扯嗓嘶吼一声:”全毁了!这泱泱大夏,全毁在你手里了!你可知,那道士极有可能是赵国派来的奸细?你是大夏的罪人!罪人啊!!“
夏帝听得浑身巨震,面露惊色。
奸细?
怎麽可能?!
难道,他真做错了?
不会的!
一时间,大殿陷入诡异的寂静。
考虑到皇祖母年纪大了,承受能力有限,小七赶忙出声,打破了一室静寂:”皇祖母,大夏究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不如让陛下再拟一道圣旨,其意思就说:国师之位,干系社稷黎民,非大神通丶大功德者不可居之,如果国师想要摄政,需要向天地丶向天下丶向百姓证明其心诚且洁,必须接受太後设下的三关考验。通过,则说明国师一职,对方实至名归;至于不通过嘛,……就让他自刎于天下人面前,如何?“
皇祖母一听,眼眸大亮,精神也为之一振:”这个主意好,哎呀!这个主意好!小七,不愧是皇祖母的宝贝乖孙女!“
夏帝则急急反对:”不可,不可,国师不可自刎。万一国师死了,天神责怪,朕成不了仙,入不了仙班,岂不白遭这一番罪?“
太後不怒自威,厉声质问:”皇帝,你想败坏祖宗基业?“
夏帝缩了缩脖子:”朕可以下旨让你们比试,但仙长若不能通过,你们必须立誓,决不伤仙长性命,且要赠他万金,礼送离京!你们若不答应,这诏书朕是不会拟的!“
”你!“
”我们答应!“小七赶紧拉住皇祖母的手,冲她狡黠地眨了眨眼。
皇祖母眸光微闪,应下了,又冷声对皇帝说:”那哀家就亲自为你磨墨!“
……
诏书很快写好。
“玉玺!”皇祖母冲陛下伸出手,声音平静到可怕。
夏帝抖着手,从枕下拿出玉玺,刚要盖章,殿外突然响起一阵骚动:
”大皇子,陛下圣体违和,正在静养!您不能……“
“滚开!”
……
夏帝连忙将玉玺藏了回去,瞅瞅小七二人,又瞅瞅一旁的屏风,暗示的意味不要太明显。
小七与皇祖母对视一眼,收好圣旨,这才给面子地躲到屏风後面。
方一躲好,便见大皇兄白衣翩翩闯进了殿,径直来到夏帝的塌前。
夏帝浑浊的眼珠动了动,朝来人挤出一个虚弱又慈祥的笑容:“是承平来了,不愧是朕的好儿子,孝心可嘉……”
示好的话儿还未说完,便被大皇兄冷声打断:”黎答应,你杀了她!“
他用的是肯定句。
小七吃了一惊。
贼道士去杀人,这是被大皇兄撞见了?!
这是陛下下的令?
可自小七回宫以来,一直都听说,陛下对黎答应很好嘛,怎麽突然要害她?
榻上,夏帝垂眸没吭声。
许久,他才擡眸,幽幽地盯着大皇兄:”你都看到了?“边问边观察,却始终看不透大皇兄的心思,不由有些自暴自弃,当即点点头,像坦白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样:”没错,人是朕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