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青春疼痛文学百科 > 忆梦28 後记番外(第1页)

忆梦28 後记番外(第1页)

忆梦28:後记

【忆梦28:後记】

最近偶然想起来自己过去写的20w手稿(微信朋友圈置顶),里面有很多片段的短故事,不过有些并没有写完。当年妈妈在经得我的同意後,扔了那叠手稿,扔之前我将稿子摊开铺在地上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然後断舍离,算作于对过去的告别。

那部分的稿子有些有过电子稿,但是多数没有保存下来,今天偶然翻到了一些原版电子稿,一时间心血来潮想要改一改,于是便有了这一本书再一次与读者的相见。

回看22年的自己,文笔幼稚,剧情狗屁不通,逻辑乱七八糟,但是那个时候的自己真的很敢写,并且满脑子都是“老娘天下第一”的中二想法,甚至于白日做梦自己是特别厉害的作者。

两年过去了,我如同一位读者回看这篇文章,陌生之中透露着几分熟悉的感觉,剧情基本上已经忘记了,也记不清当年写过一些什麽东西了,所以我当做看别人作品一样看了下去,紧接着便有了边看边吐槽的我。

因为最近在全文存稿一篇百合文,于是拿了那本新写的稿子和我旧日的古早玩意儿给姐姐看,对比之下一目了然,两年的时间让我进步了很多。

——木云梓,2024。03。27

【论过去】

将当年自己写的後记看了一遍,脑子一片空白,第一想法:这个角色是谁?第二想法:这个剧情讲了什麽来着?别怀疑,这本真的是我当年自己写的哈哈哈哈。

目前才刚刚开始修改这一篇文章,最後这一本书改成什麽样子,我无从得知,但是一定不会坑,这是我能够保证的。我也会尝试着填补一些曾经的漏洞,或者补充一些细节,至于其他的,且看我最後改完的成品吧,划重点:别抱太大的希望!古早,考古慎!!!

这本书的书名确确实实改过很多次,不过至此之後不会再改了,名《忆梦》,收录入《青春疼痛科特别档案》之中。(注:这本合集均改编自真实事件)

——木云梓,2024。03。27

这篇文章原版之中存在太多问题,就比如说拼凑感真的很强,衔接上面问题其实挺大的,虽然做了修改,但是主要修改的还是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对于拼凑感和衔接问题我尽量改了改,然而这个工程有点过分大,所以後续不打算大改这个问题了,就当一个错题本整理一下易错点,争取在以後的文中不要犯这个毛病。

然後每一章都特别冗长,修改过後的已经相对而言没有那麽冗长了,但是有一些以前写的句子感觉是现在的自己写不出来的,于是也选择了保留,建议阅读时直接跳过那些水文用的华丽辞藻。

还有一个毛病,我写着写着就忍不住剧透,于是就有了突然之间的出戏——来个上帝视角,或者是突然借人物的身份解释一下这个为什麽角色会这麽做。这个点大多被我修改过了,做了适当的留白,相比于之前的没有那麽出戏了,但是将垃圾缝缝补补,依旧不能改变本质,所以你们懂的!

这边先避个雷,同时建议别看这本,之所以翻出来是想告诫我自己别忘初心,然後总结一下自己文章的问题作以警戒。(以前写得这麽烂你都敢写,现在你为什麽就不敢写了呢?)

——木云梓,2024。03。28

偶然间我看到了一篇作者後记,她说那个短篇故事是她後来写的长篇小说的原版,我想如果日後有机会也可以以这个故事为原版,构建平行世界写一本长篇小说。其实两年前很多想法,事到如今已经想不到了,灵感需要契机,文笔需要时间,二者也许不可在同一时期兼得,但是却能在多年後汇聚。

最後,再次感谢各位读者朋友的等待以及陪伴!

黑历史,避雷哈!!

请叫我省略号大户,以前写文真的属于是有事没事就打省略号,一篇文章里面大量省略号一整个新人写作风,还有就是特别喜欢把那些没什麽用的词藻堆砌起来,现在回看真的快被自己笑死了,不过还是没删什麽华丽词藻,只是把当时写的改通顺了几分,毕竟黑历史还是需要有点回忆的点才有意思嘛,再加上你们不懂——这是小小的阿云努力的结果,删了怪可惜的。手动封住大家的嘴,年少的我很好,不许嘲笑,因为现在的我要先笑为敬: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一遍写这本书的时候的心情和我第一遍改和第二遍改这本书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一遍写的时候想的是我想要纪念一下逝去的青春,感慨一下世事无常,甚至于想过此书用来写我和Z之间的故事。但是很快,便发生了那些事情,我的想法也因之改变,于是22年第一遍改的时候将设定改为了卧底警察和竹笛大师,24年的时候在翻微信收藏的时候翻到了第二版原稿,于是便有了第二遍修文以及这本书再次与大家相见的机会,第二遍改的时候主要修改了语言上的问题,之後基本上就不会再有什麽大的改动了,感谢大家的等待与支持!!

关于剪学校电线这件事情是我妈妈读书的时候她的一位朋友干过的真实事件,当年他们老师对那位剪电线的叔叔时说的就是:还知道先拉电闸,物理学得不错哈!还有学弟那一段也是我初中的时候真实发生的一件事情,其实文中很多地方在隐隐约约之中同样有着X的影子。主打的一个灵感来源于生活。

嘶,女主母亲是咋死的来着。。。。。。()其实不止这一处,还有蛮多不通顺的逻辑漏洞的,我感觉我有点填不上那些坑,故而看的话别带脑子就行了,因为我当年写的时候就没带脑子,请勿细究逻辑问题,以及人设上的bug,你们要是细究,我就锁文,哼——(本小姐就是这样傲娇。)

最後,备忘一下:本书初版完结于2022。03。04,修改完的版本完结于2025。03。16。

——木云梓2025。03。16

我不记得当年是如何知道了简嫃,好像是在别人的文章中读到了她的语录,我甚是喜欢,于是那段时间我几乎是见人就安利她,朋友圈还发过好多她的语录。再加上,偶然间读到了以下几句话:

“旧与新,往昔与现在,并不是敌对状态,它们在时光行程中互相辨认,以美为最後依归。”

“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一场宿醉,醒来时,天依旧清亮,风仍然分明,而光阴的两岸,终究无法以一苇渡杭,我知你心意。”

“无须更多言语,我必与你相忘于江湖,以沧桑为饮,年华果腹,岁月做衣锦华服,于百转千回後,悄然转身,然後,离去。”

我觉得这几句话与我这本书想写的内容无比贴合,故而引用其语录作为开头的引子与结尾的收束。

接着再来谈楔子里面关于车站的那一幕,其实源自当年的一个梦:樱花树,公交车站,Z,追不上的车,抓不住的梦,背道而驰的人,梦中他远去了,而我留在了原地。就好像文如书名,这一切自始至终都是一场梦。而楔子中的那些话语是为数不多的现实,关于这个我在上一章“灵感”中已有所提及,此处便不再赘述。

这本书里,还融入了我2020年与2021年间创作的诸多片段。那些废稿,我粗略估计了一下,零零散散加起来有三四十万字之多,手稿更是堆积如山,足足有二十万字,这真的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虽然这些片段尚不足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但遗弃它们又实在可惜。我这个人真的太喜欢“忆雨沉香”了,于是将这些旧稿的精华部分融入到了《忆梦》一书中,让它们得以重生。

回想起十三四岁的自己,那时的我,因为缺乏参考书籍,加之手机被严格管控,每次写作都只能依靠翻译笔搜索想要的画面进行仿写。我用着并非现在这个笔名,在外站上发表着一篇篇千字以上的文章。那时的我,常常用两张半米字格的A4纸,大约每一章是一千七百多字的故事(并非规规矩矩地按照格子写)。然而,我的第一部作品却未能如愿完成,一是因为年少时的笔力无法支撑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二是因为视线过于狭隘,局限于以自己为圆心的小小空间里无法自拔。如今想来,感觉还因为那时的我太过稚嫩,再加上受到了当时流行网文的荼毒,写出了一些颇为荒诞的情节,比如十八岁怀孕丶十九岁生娃这样的设定。(虽然网文里面很多这样设定的,但是如今看来真的很刑哈,那个时候因为还不懂这些所以觉得没什麽,但是当我懂了之後再看,就真的没眼看)我至今还记得妈妈当年那句略带忧虑的话语:“你这个文案是不是不太好?”而我,却天真地反驳道:“啊?网文不是有很多都是这样设定的吗?”丝毫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不妥。不过事实上是:我当时也就文案提到了这个点,正文还在校园玛卡巴卡,根本没有写到主角十八岁,就坑了。

从小怀揣的作者梦,或许只有我的父母是无条件地支持与陪伴着我。他们一个帮我码字(2020年在外站写作时,我写手稿,妈妈帮我录入电脑;後来来到晋江,我便开始自己码字),一个笑着承诺等我长大後会请一位作家老师指导我。哪怕是现在再次回忆起来,依旧觉得自己很幸福哈哈哈。

言归正传,其实关于这本书,我还曾设想为两位主角写一段生日剧场。但考虑到结尾的情绪已经十分低落,再加入甜蜜的元素可能会显得有些突兀,于是我便搁置了这个想法。写生日剧场番外是我这次修文时的突发奇想,但近期实在太忙,抽不出时间来完成。我一直想给笔下的每个角色一个生日,却又不想直接透露他们的生日日期。不过,这次我或许要破例了,直接告诉大家吧——许瑆逸的生日是四月十八日,而颜可的生日则是一月二十三日。

最後再来小刀一波:许瑆逸的母亲叶晚瑶死于四月十五日,也就是那一年他生日的前三天,自那以後许瑆逸便不再喜欢四月,也不喜欢过生日,因为四月仿佛一直在让他的母亲受难。。。。。。

——木云梓2025。03。18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