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卫子夫不是被废了吗?
从古人的角度来说,不应该称她为卫皇後吧?
不过都是打工人,“李世民”似乎还是为她解围才有此问,秦念当然不会帮甲方找同事的茬。
【秦念:还得加上刘病已。帝国双璧丶托孤重臣丶明君後代——说是自古以来最丰厚的嫁妆不为过吧?】
【李世民:诚然如此。】
“有天幕规则为禁,汉高祖竟能以一言试出始皇後人。”
李世民感慨。
房玄龄道:“陛下亦是谋略无双。”
自天幕现世,就以秦念发言最为踊跃,言辞间对汉武帝看似论过,却更像是在警示。
但其言总在为戾太子刘据不平,又乐于挑拨帝後关系丶甚至是不加掩饰地挑动刘据刘询对汉武帝的不满。
秦念稳居民心榜首位,显然极为爱民,警示之举或是顾及百姓。
这挑拨……就大概率是私仇。
与汉有私仇者,自然是秦。
秦念恰好姓秦。
汉高祖以“秦皇”试之——秦皇之称,天意以“秦皇汉武”指向声誉榜榜首的始皇帝。
秦念却未曾回话。
若是不想回答此事,天幕当以“……”示之。
未以此示,那麽极有可能秦念回应了,但违反规则二“不得提及与话题无关的历史事件”。
此时还无法确定秦念是认可还是否认。
故陛下以“卫皇後嫁妆”一事试之。
秦念只需否定“卫皇後”这个算不上谎言的描述,就能像汉高祖和陛下这样避开规则限制,以否定秦皇後人这一猜测。
言卫皇後被废自尽一事亦可继续挑拨帝後。
但秦念的回应却是“嫁妆”,还刻意加上卫子夫的後人刘病已,并强调“明君後代”,就显然是在承认秦皇後人的身份。
後代,怎能算是女子的嫁妆?
明君後代,比起理解为卫子夫的後代刘询是明君,更像是秦念在为始皇帝“暴君”之称不平,刻意称颂声誉榜榜首的始皇帝为明君。
二世而亡的秦朝,竟在後世复国了。
房玄龄不由得暗自感慨:
秦亡于民心尽失,又复于民心所向?
………
嬴政对後世之事一无所知。
但不妨碍他看出“秦皇”背後的试探。
合格的帝王都能看出这一点。
——就连年仅十五的刘弗陵,也能从秦念突然的沉默发觉其中蹊跷。
声誉榜无秦念之名,最合理的解释是天幕为历代皇帝排榜时截至此人。
历经数百任皇帝,秦念竟然还能复国,更是在民心榜居于首位。
嬴政怒意略减,但神情依旧冷然。
【刘啓:卫子夫出身何处?】